你有過危機時刻,自己能很快很準的脫離危險嗎。你有過初次在演講臺,看到臺下無數雙眼睛望著,你心里緊張害怕的說不出話,或者說話結巴了。好的焦慮會讓我們逃離危險,不好的焦慮,給我們增加不必要的負擔,而讓我們處理事情更復雜。焦慮是我們自己制造的,我們也可以取消它。
今天我們來分享阿爾伯特.埃利斯的《控制焦慮》,阿爾伯特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認知行為療法之鼻祖。作者年輕時也患有過嚴重的焦慮癥,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教我們與焦慮相處的。
一.最大限度降低必須,應該,理應,強求以及產生的一些非理性信念
我一定要完美完成老板交代的,對我來說有難度的任務嗎?沒有完成的話,我可以從中學到經驗,以至于下次能完成的更好。
孩子應該一定要聽我們的嗎?孩子聽我們的,有可能他是沒有主見的 ,我們說的也不一定是對的。
二.災難性的事件發生率是微乎其微的
對乘坐飛機有焦慮的,你詳細了解一下,飛機真正發生的事故有多少,微乎其微。按2000年以前的概率算,也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一個人每天乘坐一次飛機,要3223年才能遇到一次空難的幾率。
三.我可以嘗試做到完美,但不是必須要做到完美
世上沒有絕對的事情,唯一可以確定的事情,就是根本不能確定的事情。有了這樣的認知觀念,就不會把所有心思放在怎樣完美上,而在關注怎樣去做的過程當中。
四.培養好的親密關系和友誼,因為他們能給我很好的幫助和支持
相信親人朋友會給有我們幫助和支持,良好的社交也不會讓自己有更多焦慮而做不好。小李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矛盾,兩難處理的問題有焦慮的時候,經常到家和老公聊聊,在聊的過程中,小李把焦慮的問題的前因后果再擼了一遍,她自己也更看清楚事情的本相,有時老公也會提出更好的合適的建議。
五.身體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要把我們的身體調整為最佳狀態
機體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必須的環境,如果機體紊亂,內環境內分泌也會亂,那我們的焦慮會更易出現。調整好飲食和睡眠,內環境協調了,外在也很難攻克我們。
六.改變自己能改變的,說服自己接受不能改變的
飛機晚點是你不能改變,我們只能接受老天爺的安排。我能改變我自己的可以是,也許我不用外出也能辦好事,這段時間正好可利用看套自己平時沒時間看的喜歡的電視連續劇,也可以做一些沒完成的事情工作。
七.當犯錯時,從內心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而不貶低自己,學會從錯誤中找到經驗,避免再次犯錯。
誰沒有出錯的時候呢!試錯也是一種學習的途徑,從錯誤中,從難受中更易學會東西。最大的錯是錯了很多次還是犯錯,接納錯誤,不要在自責中糾結,去找這錯誤中,我學到了什么,我要怎樣才能避免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