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我們一行21人在滑縣教體局教研室侯建華老師的帶領下,前往鄭州進行2016年度河南省人教版部編小學語文教材跟進培訓。此次培訓為期一天半,精心安排了兩個講座,兩個優秀課例及專家精彩點評,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 對人教版部編教材進行了精彩的解析。
28日上午,由濟源教研室王海燕老師做精彩的報告《低年級要夯實識字寫字基礎》。報告中,王老師對識字中的字理教學做了精彩的闡述,并列舉了大量的字理教學實例,讓與會的老師們大開眼界!字理教學尋根求源,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趣味的識字過程中體味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今后在教學過程中要嘗試一用!
字理教學雖好,但做老師的如果沒有一點對漢字文化的研究,沒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就很難用好這一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多讀點與此相關的書籍,多一些字理教學的研究。所幸后來韓素靜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很多書目,讓我們不再迷茫,有了學習的方向。
28日下午是來自濮陽與漯河的張瑞婷、孟婧老師展示的兩節課例。她們執教的分別是部編教材一上的《青蛙寫詩》與《大小多少》。兩位老師一個沉穩優雅,一個活潑睿智,兩節精彩的課例帶來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為我們解讀了新教材背景下該怎樣去上小學語文閱讀與識字課。課例之后 許昌普通教研室呂蔚屏老師對兩節課做了精彩的點評,并針對部編一上小語教材中大家的疑惑進行了解讀。通過呂老師的報告,我們懂得了教師要放慢行進的速度,等待課堂上孩子們精彩的綻放,一節課目標設置不能涵蓋整課的學習目標及新教材對各個板塊兒的編排特點與拼音教學中常見問題的答疑。由此我不禁想到,作為老師,必須具備能站在思想的高度來整體把握教材的能力,只有胸中把握整冊教材的編排特點,了解其中的單元主題與內在知識體系,教學過程中才能循序漸進,讓學生的語文素養穩步提高。
29日上午是來自濮陽油田教研室的韓素靜老師的報告《把握“四關”,讓閱讀教學落到實處》。韓老師的報告深入淺出,通過新舊教材在內容與課后習題上的對比,對新教材中如何扎扎實實進行語文訓練做了精彩的解析。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韓老師對此做了詳盡的分析。如何依據課程標準,把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分散到每一篇課文每一節課里,是我們最應該考慮的問題。雖然我沒有教一年級,但聽完報告后真想從一年級帶領孩子們系統的把語文學起!
短短一天半的培訓,喚醒的是我對教材編排的關注,回想自己的課堂還是會有一些隨意性,并不能保證學生真正的一課一得,把學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很好地進行分析,具體到每一節課里。這將是我的方向,為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