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正式迎來另一半。過去的那一半,你付出了什么,又收獲了什么…
我的前半年,依舊是在平淡度日,唯一能說的出口的,恐怕是開始了寫文和孩子又長大半歲。
(一)關于寫文
看到很多有此愛好的人,都習慣稱寫文為“碼字”。我不是很喜歡這個詞,可能這個詞對我來說太時尚。對于文字,我還是有一些傳統情節,就像看書依舊習慣紙質書,看的時候手里一定要握一支筆,不然會覺得少些什么。
起初開始寫文,有一個很現實的動力,就是想以此成為謀生手段,說白了就是想賺錢。當然前提是一直都很喜歡閱讀,鐘愛文字。
最開始在簡書上發幾篇文章,閱讀量只有幾,十幾,心里失落感很大,可能是之前對自己文筆盲目自信的緣故。
寫了幾篇后稍微找到一些感覺,隨后更新的幾篇閱讀量有的過百,開始有人點贊,有人評論,甚至有一位朋友給了打賞。頓時信心倍增,有了久違的成就感。也就越來越想更文。此時更文的動力,比起賺外快,更想要的是認可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除了工作,家庭之外,你還能在另外的領域找到自我,你的愛好還能獲得專業人士的認可,你因此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你們因共同愛好結識,素味蒙面卻可以彼此鼓勵。
對于做事三分鐘熱情的我,我想這是一件能堅持下去的事情。接下來我要做的事情,是多閱讀,多書寫。
寫文的這一個多月,收獲的還有閱讀和思考的動力。
一篇文章,經常寫到半路卡殼,不是積累的詞句不夠用,就是思考有所欠缺。每每這時候,就感覺閱讀量的匱乏。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見識那些未曾經歷的人生,理解那些未曾經受的苦難。也只有閱讀,才能“出口成章”,“點石成金”。
(二)關于孩子
對于孩子,我的教育方式應該屬于放任型。因為自己就是被放任長大的。
小時候父母忙,多數時候在外奔波,我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但是相對于留守兒童,我又每天晚上都能見到自己的父母。
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大家應該有所了解,就是只要孩子吃好喝好睡好就一切都好。不需要什么管教,更別提方法。
不知道為什么我沒有跑的很偏,沒有什么太壞的習慣,可能是小時候家里窮的原因,從小比較吃苦耐勞。(自夸很是不好意思)
到了上學時候父母也不會強迫我寫作業,常說的話就是自己有數就行。可能是這句話聽常了,也照辦了,從小我就很有自己的主意,大事小事恨不得都自己做主,包括后來的考學,工作,嫁人父母的意見就是自己決定。
事實上,直到現在我還是很滿足于自己選的路,遺憾是有,但不影響前進。
這樣長大的我,在給予孩子充分愛的前提下,也希望他能長成一個獨立有思想的人。
我的孩子兩歲多點,過去的半年里個頭長高不少,也有了許多新的進步,已經知道疼媽媽了。不知道是不是放養的原因,也有一些不太好的習慣。比如不滿意的時候會哭,比如不愛吃飯。
我想這跟我沒有給他建立起好的習慣有關系。作為媽媽,我應該在孩子成長時不過度干預,也應該在他需要時適當引導。
我應該用正確的方式讓他知道,在他的要求沒有被滿足時,除了哭,他可以大聲說出來,他可以講條件,甚是有時候他需要無條件接受。我也應該培養他好的飲食習慣,少吃零食甜品,孩子的胃就那么大,被零食填滿自然覺得飯菜難以下咽。
兩歲的孩子還沒有完全的自主意識,父母必須適時引導。作為新手媽媽,有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該怎么做,怎么去引導孩子,我想這時候除了尋求過來人的幫助,我還可以多參考一些好的育兒書籍,了解此時孩子的敏感期,對癥下藥。
對于孩子的見識方面,一向是我比較重視的。在我看來,無論男孩女孩都應該富養。我所理解的富養,就是增加孩子的見識?可以帶他出去玩,去參加聚會,去圖書館,去旅游,去看演出…總之一切有益的大人的活動都可以帶上孩子。這些見識不會立竿見影,而是會潛移默化的滲透進孩子的思想,影響孩子的一生。
(三)關于下半年
就以半年為期吧。
我要改掉做事拖沓的習慣,先從收拾家做起。
我要堅持閱讀和寫文。希望我的文章半年之內能上大號。
我會尋求一些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培養他好的習慣,前提讓他快樂成長,不要給他帶來太大壓力。
作為三十歲女人,我也要保護好自己的皮膚和身體,買適合的衣服和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