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也許隨手記錄出來的畫面內(nèi)容很簡單,只想聊聊這副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畫的起源,是來自音樂繪本《聽,小蝸牛艾瑪》,是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重奏音樂會和小蝸牛愛瑪成長故事的融合(配音樂會CD)。
? ? ? ? 寶貝本來要畫蝸牛,可轉(zhuǎn)眼間畫了龍鳳雙胞胎,還有頭發(fā)像針、胡子拉碴的爸爸(左數(shù)第三個)。這時,恰寶貝很愛妝扮臭美的爸爸進來,看到如此反差的爸爸形象,立即大聲抗議……
? ? ? ? 抗議自然無效。
? ? ? ? 寶貝繼續(xù)畫,等我再看到畫面時,已經(jīng)是4胞胎(看來獨生子女很孤單),Annie的驚人之語“我想讓媽媽給我生個六胞胎”。我隨口解釋道,六胞胎很難存活的,連四胞胎都不容易,因為媽媽的肚子就這么大,擠了6個,每個太小了,不容易存活。Annie聽完只問了一句,幾胞胎能容易存活?我答,三胞胎。
? ? ? ? 等我忙一圈回來,畫面就減少了一個男孩,成了三胞胎和父母,并給他們畫了房子,因為這才是完整的家。而最初的主角蝸牛,遇到這么多孩子,自然是躲進殼里了。音樂是金色的,紅色的,音樂會演出的大劇院自然就是美麗的顏色……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