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看紅樓夢,對之前高中課本里學到的有了顛覆性的認識。
第一次接觸紅樓夢是在高中的語文課本了,書中引用了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篇章,由此開啟了初涉金陵十二釵的篇端。當時的語文老師是一位中年男人,用著不流利的普通話向我們講述著寶釵的知書達理,黛玉的刁蠻任性,鼓勵我們一眾女同學像優雅知性的寶釵學習。大概是人到中年,受家中夫妻關系的影響,所以愈發覺得寶釵對男性的誘惑力了。也正是由于初次講述的老師的個人主觀想法,導致我近幾年來對黛玉的偏見,所以說老師對事物看待的客觀性還是尤其重要的。
重拾紅樓夢是因為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文章和姚笛事件。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姚笛突然成了眾矢之的。一搜度娘,發現姚笛竟然扮演過王熙鳳,好奇心大起,由此開啟了全新紅樓之旅。一眾的姑娘和帥氣的于小彤楊洋進入了我的視線。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完整的紅樓夢,很新奇,完全有別于芒果臺的各種穿越、宮廷、古裝劇。也得實話實說,第一遍確實是囫圇吞棗,只大致了解了四大名著紅樓夢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的基本性格。看完后甚至連鴛鴦、平兒、襲人這輩的大丫頭都配哪個主子姑娘都分不清,也被里面的叔叔嬸子關系弄得稀里糊涂的,但就是這么啃下了五十幾集的劇情,也是被自己難得的毅力感動到了。
再次重溫紅樓夢也是有原因的,近期的各種婆媳劇完全不是我的菜,于是打算再看一遍之前很多都沒有看懂的紅樓夢。也在淘寶上買了紅樓夢線訂版的原文書,晚上睡不著的時候歪著看一兩個回合,睡前的這點時間也變得有趣了。
重新接觸的紅樓夢有了第一次的基礎,對劇里的情節不再陌生,再看時關注的點也不再是這個姑娘漂亮不漂亮,寶玉跟哪個姑娘丫鬟親近了,大家族又有什么新鮮事等無聊的劇情,轉而關心起每個姑娘的性格特點、寫的詩句、一些次要角色賈政、賈珍、薛蟠、王太太、平兒等等一系列的人物。同時也完全對黛玉和寶釵改觀了。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是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判詞。最初對黛玉的印象就是敏感、任性、愛哭愛鬧、毒舌的叛逆姑娘形象,反觀寶釵理性、懂事、淡定且為人處世及其圓滑,正常的人都會覺得寶釵要比黛玉好吧。我講一個細節:一眾姑娘和寶玉住進大觀園后的某天,無意在滴翠亭聽到兩個丫鬟講述和園外賈蕓悄悄傳遞手帕的私密話(當時府里的丫鬟是不能和男性私自攀談和交往的),兩個丫鬟擔心被人偷聽,正要推窗察看,寶釵躲不及,又不愿生事,就故意問她們有沒有看到顰兒(黛玉),說剛剛還看見黛玉藏在亭外,說完還故意進亭子假意搜尋一番才離開。兩個丫鬟心想她們的對話肯定被黛玉聽了去,十分懊惱。寶釵是出了名的玲瓏心,與眾姑娘的關系也都很好,為什么在這種時刻故意說是黛玉剛剛在這,而不說其他的姑娘,比如二姑娘迎春,迎春性格怯懦,即使聽到也自然當沒聽到的,豈不更好。可見寶釵對黛玉也是有敵意的。
還有一次是金釧兒跳井后到王夫人那安慰王夫人,故意說寫話開慰王夫人,說是金釧兒的不是,引導王夫人不是她的錯造成的悲劇,也故意表面自己愿意把衣服給金釧兒裹尸入館,引導王夫人覺得黛玉多病,心細敏感,不適合給衣服等,很是會引導人。
寶釵的金和寶玉的玉一直被傳為金玉良緣,寶玉來看望生病的寶釵,寶釵故意說要好好看看寶玉的玉,還念出玉上的詩句“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反復念著,丫鬟鶯兒自然接話說寶釵的金上也有詩句“不離不棄,芳齡永繼”是一對。提示寶玉金玉之說。
寶釵還有其他的心機表現,比如故意點賈母喜歡的戲《魯智深大鬧五臺山》,刻意拉攏襲人等等行為。
說完寶釵,再講講被紅學家譽為“小寶釵”的襲人。花襲人的判詞“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襲人的第一個和寶玉發生性關系的。寶玉微醉在秦可卿房內睡覺第一次發生了遺精現象,襲人發現后沒有明說。等晚上回到怡紅院在寶玉換褲子的時候故意問起,寶玉無心,和她細細說起夢中的景象,遂半推半就和寶玉發生了關系。
金釧兒事情后,寶玉挨了賈政的打,王夫人差人問寶玉情況,襲人親自跑到王夫人處回話,說了一堆有的沒的,意思就是想讓王夫人叫寶玉搬出大觀園,心理是覺得寶玉在園里和黛玉太過于親近。同時也故意表現得自己很識大體,為寶玉考慮,使自己在王夫人面前分量加重。
王夫人不喜歡晴雯,覺得她長得太過漂亮,打扮也過于花哨,想趕走晴雯。大家都是一起照顧寶玉的丫鬟,襲人從未在王夫人面前幫晴雯說過好話,還在晴雯被架出大觀園后勸寶玉,權當她們(晴雯和芳官)都死了。怡紅院的丫鬟里,襲人、麝月、秋紋都是一派的,都稍有看不慣晴雯。
抄檢大觀園那回,王夫人清理怡紅院時趕人原由很多都是兒時嬉鬧的玩笑話,一語不爽就責罰趕人。襲人和寶玉也有很多玩笑話,王夫人卻未責罰一絲一毫,所以有極大的可能就是這些玩笑話都是襲人告訴王夫人的。
襲人知道自己是被王夫人默認的,所以更希望寶玉娶懂事、識大體的寶釵,而不是任性的黛玉,因此為人處世會偏向寶釵,也會給他們制造獨處的空間,可見其心機。
好啦,溫柔懂事的寶釵和襲人被我批斗的體無完膚,希望釵黨莫要黑我,此文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