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1、上周末去看肌肉拉傷的小外甥,給他買了一個雙人份的套餐+九珍果汁,他媽媽怕他喝涼的太多,就狠狠喝了一大口飲料,小家伙居然念叨了他媽媽一個多小時。吃完飯,纏著我講了一本書,給我累的口干舌燥的,還要再來一本,我趕緊說:找你媽媽去。小家伙噘著嘴找媽媽去了。后來想了想,心里還是很愧疚,知行合一,果然是很難的事情。
2、這周因為一件事情被老師說太著急沉不住氣,干點啥事總會有種天塌下來的感覺,以后還是盡量不要讓事情影響到情緒,鍛煉低敏感度,盡力做到無論什么事情發生都能坦然接受,凡事都有因果,學會看淡。我不好意思的同時還賴皮地說:我希望我能在看事物本質方面更敏感一些。謝謝老師的教導!
3、辦公室里同事給大家發水果,吃著水果,突然間覺得:當年你對別人的一些行為做法有想法的時候,那么,你自己呢?別人會不會對你的一些行為做法也有想法呢?如果能夠客觀的看待這些,人生會不會少些糾結,開闊很多也會順遂很多呢?正如笑來老師所說,這世間沒有喜歡和不喜歡,只有喜歡和暫時沒喜歡上。
4、這世間的人,不是任何一個人都是越活越明白的,每一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難處,誰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發善念,結善緣,客觀的看待身邊的一切。(財務總監的日常工作、發展、難處)
5、老師終于把自己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權委托給了自己的女兒,問我,是不是有些脂粉氣。我答:小女兒氣息很濃重。老師發了張圖片,說到:她正在編輯,這家伙特給力,我確實很滿意我的這款產品。并配了一個哈哈笑的表情。我馬上心領神會,哈哈笑著答道:這款產品確實不錯。老師發來他新寫的文章讓我提提意見,我先鋪墊了一句:老師,我打算批評您了,做好準備。在我編輯語言的時候,老師怕我有顧忌,安慰我:你說吧,說啥我都能接受,我抗打擊能力比較強,上次你讓我修改的時候,我極其不情愿,但是我妥協了,問題確實很多,我很領情。你可能會覺得我是老師,我從來沒有這樣的感覺,我覺得我們一直是朋友,就連我女兒也覺得我跟她像朋友一樣。老師能被眾多的學員推崇敬重,我想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吧!
6、最近在看《士兵突擊》,成才第一次被老A刷下來的情節,看了兩遍。袁朗指出,成才與周圍的一切都有隔離感,他把自己的戰友都當成自己的競爭對手,把自己呆過的團隊當成自己的跳板,任何人任何事都入不了他的心,他的心中只有自己,所謂“戰友”,既是可以把生命相托付的,成才的這樣的人,是沒人敢以生命相托付的。相反,許三多是真正把鋼七連的“不拋棄,不放棄”銘刻在腦海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實到行動上的。不要封閉自己,不要排斥一切,用心去經歷、去體驗、去理解,很多時候,能夠把最簡單最基本的道理做到,就已經很出色了。曾經,我也把周圍的人都當做自己的競爭對手,而現在,我的信念只是:今天的自己能比昨天的自己好那么一點點就好。
7、老師發來一段一個大學生學員與他的對話記錄,在與老師哭窮表決心的同時,理直氣壯討價還價的要求老師借錢給他。我看完之后,只回了倆字:拉黑。過了一會又補了一句:老師,這個人不是騙子,就是腦子拎不清,您不要再浪費任何時間在這個人身上,建議馬上拉黑。之前也有一個人加了老師的QQ,一年多的時間,不停跟老師表白一定會報老師的課程,一邊說自己有多忙,一邊不停的把自己的問題拋給老師讓老師幫忙解決。這世間百態,什么樣的人事都有,也真是長見識。看了教主的新文《小心在真實世界中一直不如意的人》,在心驚的同時也學到兩點:如果察覺自己把別人設成對立面或是他人把自己設成對立面,馬上調整狀態,盡快結束談話爭執;與人溝通,注意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重視信用和個人品牌,建立自己的溝通邊界。
工作:
1、由于申請的文件填寫太混亂,把某省區的部門經理說了一頓,第一,確實心里有火,第二,無論具體事情是誰做的,但是申報人就是你經理的名字,那么事情就該你負責,第三,反正也是踢狗效應,側面讓他督促內勤認真做好工作,而不是看也不看,復制粘貼發出去就完事了。從后面的結果來看,目的達到了。不過,因為涉及到的申請種類較多,部分概念定義模糊,填寫方式五花八門,需要做的就是清晰界定哪種情況嚴格按照哪種類型的申請表填寫,針對部分模糊定義,需要清晰的界定。另外,員工申請填寫需要培訓。
(補充1::另外,針對這件事情,我需要反思什么?如果是換成更高一級的經理,我還會這么做嗎?那么,再高一級呢?平等平和,不僅僅只是一種想法,而更應該是一種刻入內心的認知和融入骨髓的行動。)
(補充2::這件事,單純只看事件本身,自己是有問題的,還是太急躁,習慣性認為別人就是偷懶不按規則行事造成自己的不便,事實上,可能就是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件事該怎么做,只能憑著自己的理解來處理。忘記了一個基本的事實,誰要求誰培訓誰負責,保證一件事運行順暢準確,是需要不斷告誡強調糾正。)
2、領導給大家開了一個短會,最后問我和另外一個同事是否理解了,在同事回答了理解了之后,我也只是沒溫度的回了一句:理解了。事后反思這件事,第一,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態度偏冷;第二,在回答理解的同時,應該把我理解到的信息重新組織語言反饋給領導,求證理解的準確性;第三,可以通過求證,鍛煉自己準確抓住中心本質的能力。事后,我也在想,如果換成是我在講,我會怎么講能夠讓所有人迅速的了解我的意圖以及他們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結論先行、陳述原因、指導行動。
3、零散的信息太多,突然覺得應該寫工作筆記,連點成線,連線成面,不過還是感覺有些心懶。
4、本周財務部根據新上的系統做了一個簡單的報銷培訓,在聽培訓的那一刻,突然有些理解為什么報上來的申請文件五花八門,很時候,自己熟悉的東西覺得簡單,不就那點事兒嘛,可是對沒有實際操作過的人來說,就是硬著頭皮盡了力的填寫的。有解決方案嗎?有。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不厭其煩的去做這件事呢!而且要做的不只是一點點。
反思:
1、發現人與人交流溝通,如果之前發生過不愉快,還是會下意識的預設立場,不管別人怎么樣,自己都不能預設立場,一定要學會調整自己以平常心對待,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越來越能夠體會到清晰的定義對于一個人成長的意義。
3、遇到觸到情緒點的事情,還是會情緒波動,甚至會說一些不中聽的消極話,事后想想,自己都覺得怎么可以這樣,太丟臉了。
4、不以玩笑試探別人,也不要讓別人以玩笑試探自己,努力增強這方面的覺知力。
學習:
1、心穩了,手也就穩了。——《士兵突擊》
2、很多人沒真正帶過團隊,或者是帶過團隊但責任心不夠,不明白那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是怎么回事。招一個人,不是付給他薪酬做事這么簡單,如果簡單,就不需要有“人力資源管理”這樣一個專門領域,也不需要有“管理學”、“領導力”,一個人,是活生生的,需要培養、溝通、激勵,需要職業化引導,需要職業發展規劃。——蕭秋水
3、任何事物,皆有套路,“套路”是個中性詞,關鍵看你怎么用。
4、境界就是我們在看一個具體問題(事件)的時候,所能夠理解的,與此問題(事件)有因果關聯的相關事件分布的時空范圍。它在本質上反應了人把跨越時空的不同事件聯系在一起來分析的能力,也就是認識它們之間的因果聯系的能力。境界不論高低,只有大小。
5、沒有什么要求是固定不變的,只要你身上具備足夠打動別人的特質,任何條件都會為你讓步。
6、制度就是制度,每一個制度的出現,必然有其原因,不要局限在自己的眼光和思維里,覺得這里不對,那里不行。
如果你能換一種思維,多問問為什么會制定這樣的制度,當時有什么樣的背景,為了解決什么樣的問題,現在又有哪里已經不適用了,需要調整。
也許你這樣去想時,會明白可能是自己想得太簡單,當然,也有可能單純的眼光更能看出問題;
如果真的覺得有問題,當你做到第一點時,你提的意見也會比較全面有價值。
記住以平和客觀的角度提出你自己的看法,別讓人覺得這些規定是因為影響了你自己,所以你覺得不合理,這是大忌;
所謂制度,就是在沒有廢除之前,你必須遵守的東西,哪怕你認為它不合理。
職場中死得最快最難看的,就是自恃過高的人,要挑戰某些東西,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定位。
少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
要么你有能力推翻你所看不慣的這一切,由你去制定規則,讓別人按照你的規則去做。
要么就好好遵守別人的規則,如果既沒有推翻的能力,又不愿遵守別人的規則,那么,我會死得很難看。
7、庫存博差價(風險)
概念:庫存博差價的商業模式,其實就是在買賣庫存風險,庫存風險賣給我,哪怕最后賣不出去,錢照付,但是作為交換給我給我最大差價空間。
運用:總代的生意,網上的P2P公司,保險業等,本質上就是買賣風險。
總結:風險也是可以買賣的,要做風險買賣的生意,前提是必須要有一雙風險之眼,能看透別人看不透的風險,并有一套獨特的機制來解決這個風險。買賣風險也是促進商業世界良性運轉的一個重要底層邏輯。
8、規則之縫(黃牛經濟)
概念:一切商業規則的背后,都可能有其漏洞或縫隙,黃牛或者說套利者,就是依靠次縫隙獲利的人,黃牛不僅僅只是倒買倒賣,他是一切復雜規則的探傷器,商業世界的黑客。
運用:利用匯率的不同,不同幣種之間的來回兌換等。
總結:凡有力的地方就一定有反作用力,凡有正向的商業價值就有反向的套利。黃牛是種商業現象,我們只有理解了規則之縫的存在和套利者的生存邏輯,才能更完整的理解這個復雜的商業世界。
9、第一星期——消費心理學:心理賬戶、沉沒成本、比例偏見、損失規避、價格錨點
第二星期——商業世界五大基礎邏輯:流量之河、倍率之刀、價量之稱、風險之眼、規則之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