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央視春晚剛剛落幕,總導演呂逸濤就出來給自己打分了:100分。
在春晚落幕后的媒體采訪中,呂逸濤說,本屆春晚的直播基本按照導演組的規劃和設計進行,包括設計的出新出彩和亮點:“我覺得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當然,面對觀眾對于春晚可能的反饋,呂逸濤也有著好心態:“觀眾對我們支持,他才會來點贊或批評。好的建議我們可以吸納,不好的建議我們可以置之不理,所以心態最重要。”
置之不理~~呵呵。
果然,呂逸濤的表態一出,社交平臺就炸了鍋。因為很多人都給了差評,導演卻出來火上澆油唱反調,你這不是赤裸裸地侮辱大家的智商么?
有的網友還罵人家呂導演:“徹底不要碧蓮后,就可以無憂無慮的自嗨了!”
卡卡忍不住要為“全國德藝雙馨的電視藝術工作者”、連續三年擔任央視春晚執行導演的呂逸濤同志叫一聲屈。
說不定人家的100分,是發自內心的——畢竟,人家是演給領導看,不是演給我等P民看的。所以最重要是領導的口味,領導滿意就OK。
什么?你們不滿意?
你們是給人家發工資啊,還是發獎金?你們是能讓人家當上總導演啊,還是能讓人家未來道路一片坦途?
人家已經當了3年執行導演??!3年!人生中有幾個3年?人家容易嗎?好容易混到總導演的位置,好容易牛氣一把,自己給自己打個滿分,你們還不滿意?
什么?你們觀眾有力量?呵呵呵~~真是笑死!
你們在社交平臺上吼了好幾天“要大圣”,大圣來了嗎?
懂了嘛?這就是“置之不理”的力量!
領導認可才重要,你等算個P。
怎么,你們還不服?
少年,你還是太年輕?。∧銈冋卫蠋煕]教過你們,要辯證地、全面地看問題嗎?
卡卡前段時間讀過一本書,叫《姑獲鳥之夏》,作者有一段關于“心、腦、意識的關系”的論述,先不管科不科學,反正挺有啟發。
簡單說吧。人對問題的認識,靠“心靈”;人收集信息的渠道,是五官和手腳,最終由“大腦”匯總;“心靈”和“大腦”之間通過意識聯系。
但“心靈”有些時候回耍脾氣。它想看到一些,不想看到另一些。而作為打下手的“大腦”,也只能執行啦!它刪一些貼,改一些貼,直到“心靈”滿意為止。所以,“心靈”最終還是能看到它想看的一面。
明白嗎?還不明白同學的請回去復讀,重學馬哲課本上的主客觀辯證關系。
你要懂了這個,你不但能理解呂逸濤同學的選擇,你甚至能理解“愛笑兄弟”的小品為什么這么low。
畢竟人家上春晚,不是為了演好小品(又特么沒人PK),而是看中了春晚無可匹敵的收視率。目的實現了,曝光率高了,身價水漲船高了,就OK啦!
你看,重要的不是真相,是你怎么看世界。
唯一在乎春晚質量的,就是我等P民了。我們把春晚當傳統,當情懷,當盛宴——可是,別人都把春晚當成工具而已,攀爬的工具,高升的工具,出名的工具。
所以,就別太挑剔了!佛有千相,各看一面。長嘆一聲,洗洗睡吧。
明天還要早起搬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