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倉頡奉命造字,感悟天地萬物,造出了最原始的文字,后來慢慢演變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了今天的楷書,雖然歷經了數千年,形體發生了巨大變化,甚至從完整的繁體字到了現在無法完全體現音形義的簡體字,但是漢字的溫度始終沒變。
小時候,經常捧著那本磨破了封皮的新華字典,翻啊翻的。大人經常提及誰曾經把新華字典的文字都識了下來,任別人來考。那時,心里就想著,也多識些字,后來便以此為榮。
有一次,看到電視劇編輯部里的故事,那里面有個男人依著門,為編輯部里的一個女士念詩,其中有一句是,人字的支架,相互支撐……從那天開始,我才知道人字的意思是人與人互相扶持啊,感覺心里暖暖的,這就是漢字的溫度吧!其實,人是象形字,兩腿支撐身體,使人字中正平穩,有做人要正直的意思。但每每看到這個字還是首先泛起的是人與人彼此幫助扶持前行的溫暖。
后來再看新華字典時,看到的就不是簡單的偏旁部首,一筆一劃了。很多文字有了它自己獨特的溫度。后來,我理解和感受到了困字和杏字的溫度。
有一次看故事,其中有個測字先生,讓人說一字來測,那人張口就來了一個木字。測字先生說,口中吐木,為困,恐遇困境。那時候我就感受到這個字的冰冷的溫度。其實,口中吐木未必是困。有個字謎,謎面是木字口中栽,非杏也非呆,困字更不是,難倒老秀才!謎底是束,束縛的束字,唉,同樣是困境。當時只是從觀念上道理上明白了這一點。
直到許多年后的一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困字的冰冷。大學畢業,滿懷壯志要走向社會,已經簽約了一個讓人艷羨的工作,誰知天不遂人愿,身體突然出現了極大病癥,臥床不起,令人羨慕的工作沒有了,可愛的女友走了,感覺生命在一點點消逝,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困字,我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就在這樣的困境中,煎熬中我度過了好多年,直到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里我看見眼前一片杏樹,上面結滿了黃澄澄的大杏子,感覺好溫暖。醒來后,我開心的笑了,苦難很快就會過去了!那天我感受到了杏字的溫暖,木字從口中跳了出來,變成了杏,脫困之意!不久后,我身體開始好轉,生活也有了氣色,整個人滿血復活了!
困字讓我在苦難中堅強,杏字給我溫暖和希望。
還有好多的漢字讓我感受到不同的溫度,如甲,仿佛有新生命破殼而出,生機勃勃!繁體字近,越有越好!還有愛,用心去愛,感同身受!
雖然現在的我不用再捧著新華字典去翻啊翻的識字,但我依然愿意和喜歡去體味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漢字的溫度,一如感悟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