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李思瑤,中國著名講師、作家。于8年前開始了人生的探尋之路,隨后其足跡遍及31個國家,完成了佛學、心理學、印度瑜伽、道家、阿育吠陀等領域的學習。
這本書是她的一路心靈感悟,更多的像是一本日記。某天,某個當下,某個時刻的她,面對某個問題所發出的感慨和見解,但可以看出的是,所有都是原諒,平和的心態。沒有任何的憤怒和情緒的大波動,你會看到一個舒緩張開的女子,像水一般的女子。她曾在少有人走的路上探尋,也曾在最深的紅塵中修行,只為發現未知的自己,獲得當下的寧靜,這本小書一一呈現思瑤化蝶心路上的斷、舍、離:接納比擁有更重要,成熟比成功更重要,內心多強大才能多優雅。
書里的很多照片都是在大自然的環境中拍攝的,一個像蓮花一樣的女子在森林中打坐,目光清澈而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或者是害怕,從內心散發出的強大力量和堅定的信念,這應該也是作者想要傳達給大家的。
她始終告訴讀者要學會感激,不管歲月如何磨煉,你都要勇于接納每一天,不管是好是壞,類似于一碗雞湯,拼命向你灌下去。她讓你在負面情緒出現時要從當下的視角中撤出來,轉換視角,從另外一個角度和認知面去發覺糟糕背后對你有利的一面。
當你轉換視角后,她希望你可以學著接納,能看到這些情緒背后的隱晦信念,從內心深處誠實地承認它們。讓自己真的就跌到最低谷,低到不能再低的地方。然后把創傷轉化成電,等你蓄滿了電后就有了力量。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她把整個的人當成一個“自生場”,在這個場里,有十足馬達發力的頂峰期,也有遇到機械故障的停滯期,但她的理念就是要讓這個自生場成為一個活的場,所有的一切力量都是在不斷流動延續的,就像是一潭水,總是有新鮮的從大海里的水流進來,確保源源不斷。這也就是傳遞給我們一個訊息: 我們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所求所需負責。
外面沒有人,外面只有你自己。而你要做的是及時去檢查自己的心情,不好的去修復,好的去加固,讓破損處盡快復原,就像是我們小時候在舞臺上表演波浪的節目,所有小朋友身處雙手連接成一條波浪狀,然后跟隨音樂起伏搖擺。海面不會風平浪靜,關鍵是你如何用能量化成一個圓,一個首尾呼應的圓。人生中所有的發生都是為了指引你連接內在。
所以她始終在傳達一個“能量轉換且能量守恒“的定律。
她又舉了一個很生活的例子。說到某天男朋友加班談事,她依然早起,井井有條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練瑜伽,寫作,喝下午茶,靜思,和朋友聚餐,電影,最后回家睡美容覺。這整個的一天不會因為另一半不在身邊而患得患失。因為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自生場“,那么你自己可以把自己經營的很好,不是向外索取,而是自給自足。在開始接受一個人獨處中臣服和溫婉柔韌,在孤獨中堅強和覺悟,在喜悅中去創造美好。
“你要相信,上天沒有以你想要的方式愛你,并不等于不愛你,上天一直在以最適合你的方式深深地愛著你。” 你終將告別寒冷的日子,迎來春暖花開的春天。這是思瑤用她的感悟給大家最好的祝福,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需要去相信并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