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應志剛
月影越過村前的河塘,搖曳進雕花的窗欞,遠山逐漸隱去,剩下鳥雀的啼鳴,一陣接著一陣,一聲聲低落下去,村子開始入夢。
天堂很近,只是去往天堂的路有些崎嶇,在這古老的村落休憩片刻,心始能沉靜,讓身體獲得力量。
今夜入眠南河,大別山天堂寨腳下,一座與歷史對話了400年的村落。
南河村,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前低后高,四進四重典型的"回"字型徽式建筑。
以青磚、灰瓦、馬頭墻為主的皖西徽派建筑格局,在南河村古民居體現的淋漓盡致。
馬頭墻高七尺余,建筑以磚木為主,石砌墻基,挑梁減柱以擴大屋宇空間,每間屋分為二廳三進或三廳四進,東閣西廂,書房樓臺一應俱全。
這里居住基本為黃氏家族,人口150余人,按老幼輩份分配房間居住,過著共同勞作、平均消費的淳樸生活。

這是一片隱逸在大山里面的安樂世界,遠離了都市的喧囂,一切都是那般自然。村前的塘,塘邊的樹,樹下的草與花,在藍天下安然地生長。
初夏時節,樹葉泛著油綠的光,浸染著歲月的年輪,與祖輩生息在此的人們一樣,靜守著輪回,歲歲又年年。
清晨的霧靄漸漸退去,靜坐院外的竹椅。這把竹椅一直放在這里,不知凝視了多少個日月星辰的交替。
山間潺潺的瀑聲,在老樹的濃蔭下,回旋,似梵音裊耳,滌蕩心懷。歲月恍惚已老,卻令人安然于這塵世間。


青石灰墻上的苔痕,卑微地生長,歲月無聲,任由侵蝕,爬蟲從墻縫鉆出,大公雞巡視著領地,在閑庭信步間不經意撿到了一頓美餐。
目光觸摸著這墻、這瓦,這亭臺與水井,猶如黑白的畫面,將往事沉淀,若是要重拾一段歲月,重讀一段時光,切莫打攪了它們,就這樣遠遠看著,或可等來開啟心扉的時刻。
雕窗的漆已經斑駁,卻被一株橫奪過來的石榴花,驚艷了晨色。
大公雞喔喔喔地叫喚起來,從前方的谷田里飛奔出幾只母雞,正是主人喂食谷糠的時間。母雞們在主人的腳下爭搶成一團,慌張了靜謐的辰光。
公雞依舊不緊不慢地踱著驕傲的方步,似大度的丈夫,守護著它與妻妾們的幸福生活。

天光剛剛透出灰白的時候,村人都已開始了忙碌。即便是天堂腳下,勤勞也需上天地眷顧,護佑這方水土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自田間勞作歸來的村婦,挎著竹籃披著朝霞而來,滴著露珠的菜蔬,透著現世的安寧。
隨手從籃子里掏出一個紅熟的番茄,遞與我這異鄉的客人,輕放鼻尖,隱幽的香氛令人神怡,不禁懷念起久遠的愛情,在歲月的底處婀娜走來。
家家戶戶升騰起炊煙的時刻,瘋野了半天的大黃狗,從不知名的角落,三三兩兩地冒出頭來,嬉戲著,腳步朝著各家的方向奔去。

遠眺天堂,云霧裊繞,猜不透虛幻的背面隱藏著什么。
而這塵世間,最大的幸福,莫過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著一個人,直到歲月老去。
時光像一把古老的梳子,梳理著紛繁的世事,最終趨于安寧。

作者簡介:資深媒體人、樂途旅游專欄作家、中國國家地理特約撰稿人。
旅行是件很私密的事,不與世界茍且,只做有故事的旅行者。
預約檔期,請添加微信:yingzhigang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