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節,我和爸爸一起去城里姑媽家。姑媽家門鎖著,從窗口喊醒了正在一個人睡午覺的姑媽。
姑媽還是當年的音容笑貌,只是略微發福。也看到了姑父,一樣的高大帥氣,在相片里一直沖著我們笑……
后來,表姐來了,依然一開口說話就笑。表姐瘦了很多,她說不能太胖,否則腿太重了,抬不動,一走路就疼,哈哈哈。
表姐的笑,就像燦爛的陽光一樣,趕走所有的陰霾。
晚上回到家,總想寫點兒什么,卻不知該如何開頭,無從下筆。
小時候,我活脫脫是個鄉下“野丫頭”。爬山、爬樹、抓魚、翻跟頭。不管是什么,只要我看到了,必定會毫不猶豫就學,而且一學就會。
采杜鵑花,要很多花朵并蒂生的,所以漫山遍野跑;采梔子花,要含苞欲放、芳香襲人的,所以從不需與他人搶;寫作業,若是第一個字未寫好,我會另起一頁重寫。小伙伴不明白,為何你有那么多的不一樣?
上小學一年級時,并不知道什么叫努力,也不知道什么才是聰明。記得第一次期末考試過后,班主任老師從鄉里閱卷回來,她還未到學校,村里人就都知道我考了第一名。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第一名是怎么得來的,只覺得學期過半,好像突然很多東西自然就會了,仿佛有天啟,哈哈!
姑媽家在城里,每次姑媽回鄉下,都會帶些“城里玩意兒”,好吃的糖果,甜蜜的罐頭,帶蝴蝶結的涼鞋,從沒見過的編織漂亮花樣的毛衣……
于是,小小的我會收集漂亮糖紙,偷吃奶奶的橘子罐頭,為涼鞋上松動的蝴蝶結著急流淚,顯擺紅毛衣的漂亮編織花樣……
姑父是城里車隊的,我最愛坐在他的“駕駛室”里給他當“指揮”。聽姑媽說,姑父是我們當時鄉里唯一的一個會開車的,我覺得這是一份榮耀,而我可以盡情沾光。
這一切,都能大大地滿足我那小小的好奇心和虛榮心。
第一次跟隨大人去城里姑媽家,是大表哥結婚,爸爸媽媽干農活忙,派我作代表。
姑媽家的表姐特別愛笑,還一直哼唱“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我很愿意跟在她后面,因為她經常有零花錢買吃的,而且每次都順手給我一大半。
有次跟表姐去小溪邊洗衣服,在路上撿到一張五角的紙幣和一個五分的硬幣,運氣超級好。
回來說給父母聽的時候,他們都不相信,直到我把錢全部拿出來,還好當時沒自作主張把錢花掉。
第二次去姑媽家,好像是我上初一的時候,爸媽派我去姑媽家送油豆腐、糕點之類的鄉下年貨。
那一次,表姐已畢業上班,表姐住的小閣樓上堆滿了課外書,我如獲至寶,開始“狼吞虎咽”地閱讀。有次聽到姑媽和表哥們說: 你表妹怎么一上閣樓就不下來了呢?也不出去玩……
過完年,姑父陪我一起回鄉下,我把沒看完的課外書“一股腦兒”裝進了大袋子。只記得當時姑父是把大袋子扛在肩膀上幫我背回家的,大家都很好奇,姑父扛了這么一大袋在肩膀上,究竟是些什么“奇珍異寶”呢?
現在想想,姑父當時一定是累得夠嗆,可是他沒有責怪我半句,我除了笑,好像也沒說聲謝謝。真是被他們寵到沒邊了,哈哈!
開學后,第一次寫作文,我突然就覺得一切都不一樣了,根本不必絞盡腦汁,卻下筆如有神。真是太神奇了,難道是因為我看了那一小閣樓的課外書嗎?還是因為接收了姑父扛在肩膀上的那一大袋滿滿的愛?
上學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姑媽和姑父們的愛時刻陪伴。那年高考過后,去外地求學,姑媽追著跑出來,塞給我錢……
往事一幕幕,溫暖又感動。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愿時光不老,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