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0
這幾日的生活,是有節制的。目標清晰,安排合理,抵擋誘惑,都做得不錯。
概括起來,核心有三樣:養胎為首,工作是按照計劃推進,學習則是圍繞著書法練習、閱讀、寫作來展開,這里我把這三類學習看成了是一件事情,我認為是想通的,都考驗的是我能否重復的、刻意的進行練習。
先生笑看我能堅持幾日,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對待一項新的安排暗自較勁,只當這些是我的喜歡,日常一部分即可,樂在其中,追尋心之平靜。
上午因寶寶昨晚胎動異常來到醫院進行檢查,在等候B超的空隙,我查閱如何寫作的相關資料,有的較為中肯,符合我的學習習慣,但大部分也還是在談空頭支票,沒有實際借鑒意義,當中最喜歡的當屬林清玄的寫作觀點,雖不是實際技巧,務虛了些,但卻是入了“道”。我也寧可自己上路慢點,至少方向能夠正確。
得空查閱的一些資料,我將它們整理一番,吸收成自己的營養,得以運用。
務虛方面,則是林清玄的四個觀點——
1、表達情感,他認為寫作應是一個表達自我情感的東西,是真情流露的,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體會,找到共鳴,而這一點最重要的是選擇積極的情感,而不是將所有的抱怨都傾瀉出來,讀者體會到的應是作者內心的美好,能夠引導讀者對生活產生積極的念頭和祈愿,而不是看了你的東西卻想去跳樓。
2、有清晰的觀點,我認為這一點就需要一定的水平了,是一個人整體知識的積累,邏輯的清晰程度,思維模式的展現,更關鍵的是他能從一般生活現象中,運用自己的思維提煉出一些有價值的觀點,并加以闡述和分析,使得讀者能夠理解,并獲得啟迪,簡而言之,是一名寫作者所談能有所用,而不是廢話。
3、內容彰顯趣味,這是情趣的體現,我個人覺得這一點特別重要,倘若你的東西無趣,那只會讓人連看的欲望都沒有,其他情感、觀點之類的只能純屬扯淡了,讀者吸收不到的。可要使得內容有趣,我想寫作者起碼應是個有趣的人,而非整日靠意淫來造作出文字的趣味,他得有經歷,起碼是個有故事的人,否則如白紙一張一眼被人看透,那他的文字自然也蒼白無力。昨日聽到李筱懿的音頻課,其中對一句話有深刻印象,大致意思是女人應當通過閱讀來彌補經歷的缺失。就自己而言,雖不知道未來還會經歷何種故事,但就目前而言,前三十年也看得見底,清清楚楚,雖有個三兩事拿來說道,卻不至于驚心動魄,那么有趣味這一點,便只有通過大量閱讀來實現,或者出去多見識外面的風景和人。
4、三百字能說清楚的事,千萬別寫三千字,那是浪費了窗外哪些可愛的樹,話不在點,那些化成稿紙的樹只能被寫作者無情揮霍,好在現在用電腦敲擊,那些黑色的二進制碼在指尖跳躍般的呈現,大大提升了大腦思考的速度。恰恰這樣,得不斷提醒自己,別講廢話,人生短暫,說點對自己有用的。
關于林先生的諫言,我歸納起來為這么幾點,還有一些零碎的從不同知乎達人處獲得的建議,我也統統整理一二:
1、結構性思維,一篇文章無非是由詞、句、段落組成,排列成好看的矩陣,就像修房子,大家原材料可能一樣,但設計方式的不同,出來的物體也不一樣了。可以先從模仿開始,尋找到寫作上的精神導師,他們的詞是如何用的,為何就會生動許多?句是怎樣排布的,為何情感更濃烈,說服力更強?段落是怎樣的,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組合?過程中可以模仿優秀的寫作者的表達方式,參考他們的文章,這是一種捷徑。
2、從模仿文章結構開始,這是比較功利性的一條路,如果在詞語表達、句子凝練有限的情況下,可以找一篇喜歡的文章分析它的結構,進行模仿式的練習,這樣至少可以讓讀者看懂我所要表達的東西,彌補詞句的缺憾。這一點建議,我認為是中肯的,也會采納,先從周末準備嘗試的瑪麗蓮夢露這一篇入手。
3、多改、多讀、多寫。本來這位達人說的是大空話,這幾個“竅門”小學語文老師就開始說起,唯一我認為有價值的地方在于他提出多改一定是放在最前面的,否則盲目的寫不去查看自己問題出處,可能三年如一日,水平五增長。所以時常把自己寫過的東西拿出來修改是非常重要和有用的,這一點我是有體會的,可能本身就是喜歡思考和自我反省的人,在看到別人優秀文章和表達時,會和自己的做比對,來感受神一般的差距,如這三日,邊寫邊思索自己的缺點,每天在吸收新的素材時自然的就開始查找差距,這樣的幫助確實很大。
今天一天下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存墨太少,才使得表達干癟,唯有多讀書,來完善這一大窟窿。我想,如果給自己開一張書單的話,中國傳統的經典閱讀一定是占據首位的,像今日一文中談語言的凝練之處,引用了蘇東坡描述小喬出嫁的詞“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寥寥幾語,卻活靈活現。接下來,則是找到一位/一類寫作導師,閱讀其作品,模仿其寫作風格,訓練自己的表達功底;再三,我需要擴展經典閱讀的范圍,邏輯學、哲學、文學,中西方名家的,我都應當涉獵;第四,整理自己已經閱讀過的書籍和學習過的知識,將這些知識梳理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最后的話,還是寫給自己,若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女兒,首要是自己的提升,及做到自我承諾和目標設定,一切孕育盡在不言中,只在舉手投足、傳情達意間。
感恩賜予我的這個新生命,給了我更加厚重的加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