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都是怎么死的?論與BOSS的相處之道


圖片來自網絡

一、

家里一個親戚最近剛被提拔上了銷售總監,三線小縣城的外資企業,年薪五十萬,還不算不可估量的隱形收入。

這可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我尋思著,這下他總該把家里珍藏了十年的汾酒拿出來宴客了吧,結果,嘿,總監位置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被上級罷免了,一朝回到解放前。

問之,吭哧了半天,總算交待了原因。我一聽,笑了,這不跟讓梨的那哥們孔融一個“死法”么?

二、

孔融讓梨,大家耳熟能詳的典故了。

表面上看,孔融死于“不忠不孝”。

不忠,乃是因他曾揚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是繁體的“劉”字,就是說當皇帝的不一定要姓劉。你在劉氏主天下的當兒說皇帝不一定要姓劉,你幾個意思?

不孝,是因為他說過:“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于母,亦復奚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

什么意思?就是說父親對于兒子又有什么親情可言?歸根到底不過是精蟲上腦的本能罷了,兒子同母親來講又有什么感情了?就如同放在瓶子中的一個東西,出來后就分離了,沒有任何關系了。

他不忠不孝,所以曹操殺了他。而且,主因還不是“不忠”,乃是“不孝”。對曹操來說,不忠我都可以容忍你,因為我曹某人唯才是舉,你孔融通敵劉備,沒關系,你去投奔他吧,但不孝就不行了。漢朝主張以孝治天下,何況孔融乃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孔子主張什么?主張孝道,你身為孔子的后裔出此不悖之言,殺你,乃是遵循孝道,維護漢室。

這也正是曹操的高明之處了。我雖因政治殺你,然而從人心角度講,我偏偏占理、得利。

于孔融而言,這真是自己“作死”。

若只是鼻孔流血,不過陰虛火旺,而七竅流血,合該你死定了。

三、

說孔融自己作死,因為他跟我這親戚一樣,不會做人,不懂如何跟上級相處。蚊蟲招扇打,皆因嘴傷人。你傷的還不是一般人,是你的頂頭上司,所以曹操殺完孔融,猶不解恨,還得補一刀:“融違反天道,敗倫亂禮,雖肆市朝,猶恨其晚。

猶恨其晚,我殺了你全家,我還嫌殺得晚了,這得多大仇多大怨?

說到這里,還得補充說下,曹操其人,并非小肚雞腸。其人求賢若渴,張繡殺其子侄跟愛將,更險些殺了他本人,但張繡來投時,他還“執其手,與歡宴”,任命他為揚武將軍,并與他結了兒女親家。

殺子之仇都能容忍,怎么就容忍不了名滿天下的孔融?

四、

我的親戚犯了職場上的一個大忌諱,即當面、當著很多人面,頂撞領導。

孔融亦如是。

曹操兒子曹丕娶甄氏,孔融寫信道:“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曹操不知其典,倒也虛心請教,結果孔融譏笑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差點沒噎死曹操。

軍中糧草吃緊,曹操頒布禁酒令,孔融又跳出來說:自古亡國者還有女人,你怎么不連女人一起禁了?眾所周知,曹操最愛熟婦,姬妾有名有姓者就多達十五人,且大多搶的別人老婆,你讓他禁女人,豈不是啪啪啪打他臉?

打臉的事還遠不止這些,他反對曹操恢復肉刑,嘲笑曹操北征烏桓,而且大多數是在公開場合使曹操難堪。曹操寫信警告他:“我身為大臣,進不能風化海內,退不能建德和人,然而撫養戰士,殺身為國,打擊浮華狡慧之徒,還是有余力的……”

但孔融依舊不肯收斂,自以為名垂天下,卻忘了,自己食的乃是曹操的俸祿。你食君之祿,卻不忠君之事,開玩笑么?

五、

這就像現在很多公司的“大人物”,自恃有功于公司,立下過汗馬功勞,便不知收斂。以為自己讓領導下不來臺是本事,卻不知這乃是取禍之道。

就算你對,領導錯,你也不可當面指責。樹活皮,人活臉。越是身居高位者,越是在乎個“臉面”。寧可事后找領導單獨交流,只要言之在理,相信通情達理者還是能夠認可的;但當著眾多下屬的面梗著脖子指責,你就太考量你領導的肚量了,真以為人人都是宰相肚里能撐船么?

擺不正自己的位置,性格太張揚,都不利于的職場的發展。

社會是什么?

社會就是塊磨砂石,就是要把你身上所有的棱棱角角都磨來磨去直到你通體圓滑。

不否認,有棱角者也許也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于我們大部分普通人而已,先學會圓滑,待合適之機再展現棱角,可能才是更好的發展之道。


點贊是最好的喜歡,關注是最大的支持。親愛的朋友,我需要你,我也等你。

如無特殊情況,每日更新,歡迎討論交流。

如須轉載,請直接簡信聯系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