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故事
兩個年輕人在路上相遇了,他們來自不同的城市,都想離開自己原本的城市,然后外出歷練一番,兩個人于是結伴同行。走了兩天以后,他們來到了一座城鎮外面,城鎮從遠處就可以看到不少高樓大廈,似乎是座繁華的城市。正巧,從城市的方向走來了一個老人家,老年人衣著整潔,嘴上叼著根大煙,吧嗒吧嗒地抽著。
其中一個年輕人就提議到,這老大爺是從城鎮那邊走來的,衣著打扮看著就是個城里人,不如我們問問他這座城市怎么樣,要是不好的話,我們就換條路走吧,另一個人當即表示贊同。于是他們走到老人家跟前,問道,
“大爺你好,我們想請教您幾個問題,您是從前面那座城鎮來的嗎?”
大爺吧嗒了兩口煙,然后點了點頭,年輕人于是又問道,
“大爺,那這座城鎮怎么樣呢?”
大爺抬頭看了看這兩個風塵仆仆的小伙子,不緊不慢地問道:
“那你們之前的那座城市怎么樣呢,為什么要離開那里?”
第一個小伙子回答道:“我之前呆的那地方太糟糕了,那里沒有好的工作,待遇不行,身邊的朋友同事也很糟糕,特愛計較,所以我才想找一個好的地方?!?/p>
等他說完,大爺搖了搖頭,說道,“那這座城市也是一樣的糟糕,你還是換個地方吧。你呢,另一個小伙子?!?/p>
另一個年輕人回答道,“我之前呆的那座小鎮很美好,風景優美,工作也不累,身邊的朋友同事們都很照顧我,大家和睦相處。我在那里呆了兩年,如今想到其他地方去看看。”
聽完這個回答,大爺笑著說,“非常歡迎你,年輕人,這里跟你之前的城鎮一樣美好,我相信你一定會在這邊過得很愉快。”
這時候,第一個回答的青年不樂意了,他生氣地說道,
“老大爺,你這是在逗我們兩個嗎,為什么你對我說的和對他說的完全不一樣?!?/p>
“哈哈,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崩洗鬆斝α诵Γ殖榱藘煽跓?,然后說道,
“我有個朋友,開了個店鋪在做首飾的,這個人啊,很勤快,所以家境很快富裕了起來。剛好他家隔壁,住著一個快四十歲的單身漢,游手好閑,整天沒個正經事。
有一天呢,我這個朋友從店里拿了一件貴重的項鏈回家,收了起來,結果第二天中午的時候,他發現這個項鏈沒了。他立刻想到會不會是隔壁的單身漢偷的,于是他暗中觀察了那個單身漢三天,發現這家伙的行為舉止鬼鬼祟祟,有時候看到他還趕緊躲起來。我朋友這時候就想,準沒錯了,一定是這個游手好閑的家伙把我的首飾偷了,我要把警察找來,把這好吃懶做的家伙抓起來。
回到家里,剛巧他老婆回來了,前兩天他老婆剛好回娘家,朋友于是就把這事跟他老婆講,他老婆卻大吃一驚說道,‘萬萬不可,他可不是小偷,項鏈在我這呢,我前幾天回娘家的時候,剛好在柜子里看到,就戴著回去了?!f著從自己的包袱里面拿出了那串項鏈。第二天,我這朋友又在外面看到隔壁的單身漢,說來奇怪了,這會兒,不管怎么看,他都不像之前自己確定的那個小偷了。”
聽完老大爺的故事,兩個年輕人相視一笑,向老大爺道了聲謝謝,一起朝著前方的城鎮走了過去。
美好與殘酷,你相信的就是真相。
前幾年,李安的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片尾的時候,給了許多人極大的震撼。
電影結尾的時候,那個小說作者問成年的派,“所以這兩個故事里,廚子就是鬣狗,斑馬就是水手,你的媽媽就是那只猩猩?!?/p>
派就問他,“我說了兩個故事,兩個故事都沒提到沉船的原因,我并沒有說出這兩個故事哪個是真哪個是假。相同的是,在兩個故事里,船都沉了,我失去了全部的家人,我受盡苦難。這兩個故事,你更喜歡哪一個?”
小說作者回答道:“有老虎的那個,那個故事更精彩?!?/p>
派就說道:“謝謝你,這樣看來你是追隨上帝的。”
說完這話,兩個人看著對方,都飽含意味地笑了,小說作者翻開當年的報導,當初的日本保險公司,也選擇報導了奇幻漂流的故事。
關于電影的結局,很多人的看法是,派的這一段旅程其實是很殘酷的,廚子殺了佛教徒,殺了他媽媽,派最后殺了廚子,靠吃媽媽的肉體,熬了過來。從對香蕉浮在水面的質疑就可以看出,兩個故事其實都有破綻,孰真孰假無從分辨,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試圖去分析出真實的情況是如何。
試圖去分析其實是毫無必要的,真相就在你的心里,你若相信神明,若相信神跡,自然就會有神跡,你若選擇現實,自然充滿殘酷。
相信這段旅程的真相是殘酷的也好,試圖去分析真實也好,其實不過是表現了心中對世界的看法和選擇。
當你相信神明的時候,你會追隨那個美好的故事。
不管你喜不喜歡,地球照樣在轉
精于算計的人,覺得這個世界充滿心機;小雞肚腸的人,經常過得悶悶不樂;聰明的人想不通比自己笨的人的邏輯;心胸寬廣的人覺得任何事都沒什么大不了的;生性樂觀的人,走到哪里都笑臉迎人。
從每一個人的角度出發,世界就猶如映射在萬花筒之下,呈現出各種狀態,然后萬花筒的另一端,世界卻是一個模樣。
你看到的是美好,或者是殘酷,是黑暗,或者是光明,是絕望或者是希望,并不取決于這個世界的現實,而是取決于你的內心。
所以,當你對生活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或許真正讓人失望的,其實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