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2015年)端午節的頭日,阿金在網上發出了含自己的親人和老家嶺下眾兄弟弟媳們及所有網友端午節快樂的祝福。遺憾的是,端午節這一天,阿金自己過得比誰都不愉快,心情十分不爽。
事情是這樣,阿金提早就告之弟媳,稱端午節上午和女兒二人奔赴南林去陪老人過節。阿兵、元緒跟阿金共進午餐,親情比酒濃。當阿金酒興正酣之時,一消息將阿金的心情降到了零點:稱娘去年(2014年下半年)住阿金家,說阿金把飲食油弄得多多的,讓母親吃了拉肚子。還說二哥聽到這說法流下了眼淚。一下子,向來是個大孝子的阿金,在自己一家人面前居然成了一個大逆不道之人。
飯一吃好,阿金片刻不呆。扶著母親直奔二哥家里,索性要將事情弄個水落石出。
話得從頭說起,馬年(2014)七月半,母親來到縣城阿金家居住。阿金比撫養子女還勝一籌的贍養老人,是可謂盡職盡責,貼心貼肉。曾感動母親數次,娘說她嬌生慣養阿金,沒想到這從不干家務的兒子會這般的疼娘。平素日,只要有好吃的,阿金憑自己的手藝做給娘吃。一時間,母子倆高興得像舞臺上的笑星。
一日,娘對著看她吃雞蛋的兒子阿金說:“娘覺得你吃油吃的細(意即節約),阿清(弟媳)油也吃得細,只阿萍(三嫂)的油吃得大,舍得。”一句舍得,把個自認為一向油吃得大的阿金聽得不好意思的。打這日起,阿金炒菜用油量大增。一次,娘吃著厚厚油的飯菜,身體沒有半點反應和異樣。阿金暗想:這過了幾十年緊日子的娘,老來能吃能喝,阿金默默為老人祝福,愿娘長壽,愿娘健康。
娘住阿金家一段時間后,曾聽弟媳介紹稱娘喜吃糯米糍粑(通山慈口有名的特色糍粑,圓圓的)。阿金在街上買來一大袋子,提著在娘面前晃了晃說:“娘,這是么東西啊。”娘使勁看了看,說:“阿崽啊,娘老了,看不見了。”阿金貼在娘的耳旁:“這是您喜歡吃的糯米粑崽。”聽得娘瞬間臉露喜色,咯咯的笑個不停。這天晚餐,母親吃著阿金做的糯米粑崽。
誰知,老人吃后睡去,弄得母親一宿沒睡,又是喝水,又是上廁所鬧肚子。翌日,娘扒在阿金的電腦房門口,板著臉,神情嚴肅:”你再不要煮粑崽給娘吃了。“說完,揚長而去。弄得阿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馬年深秋,老家嶺下年屆五十的堂弟阿啟仙逝歸山。阿金回老家嶺下了,三嫂也去了嶺下。阿金跟三嫂聊起了贍養老人的切身體會,并將娘吃得厚油和吃粑崽鬧肚子的事說與三嫂聽。說得我們個個誓言:一定要好好善待老人。
不知咋的,這事傳到二哥那里,居然戲稱阿金弄得厚厚得油水,讓娘吃著拉肚。大有故意害娘之嫌。那二哥聽后寒心流淚就表明了這一點。
阿金是受不得半點冤枉的。端午節中午,阿金跟娘來到二哥家里。阿金當著母親的面咨詢了二哥二嫂,并澄清了那種錯誤的謠傳。阿金當眾問:”娘,您去年在縣住的時候,我是不是故意把油弄得多多的,讓您吃了拉肚子啊?“老人作證:”阿崽也,你冒得這事啊,你疼娘啊,莫多想啊。冒得哪個說啊。“
盡管娘這般說著,但阿金心里仍不舒服。回到家里,告之于妻,妻不信骨子里全是孝心的丈夫阿金會做讓娘吃了拉肚子的飯菜的。
這完全是一場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