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寺是位于北京西郊的一座千年古剎,以清泉、古樹、玉蘭、銀杏和環境優雅而聞名。大覺寺有八絕:古寺蘭香、千年銀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靈泉泉水、遼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韻清池。大覺寺的玉蘭花與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稱為北京三大花卉寺廟。
古寺蘭香:寺內四宜堂內有一株玉蘭樹,相傳是清代迦陵禪師親手種植,樹齡已近300年,是京城樹齡最長的一株玉蘭樹,樹冠龐大,花大如拳,為白色重瓣,花瓣潔白,香氣襲人。根據氣候情況,一般在4月上旬開放,花期一周,遇到風和日麗的好天氣,花期還會延長數日。花開時節滿樹晶瑩,大覺寺的白玉蘭花久負盛名,姿、色、香均為北京之最。
千年銀杏:無量壽佛殿前有兩棵銀杏樹,一棵雌樹,另一棵是雄樹。雄樹樹齡已逾千年,號稱“銀杏樹王”,此樹高達30多米,遠遠超出大殿的頂部,濃蔭遮蓋了大半個院子,樹干之粗要六七個成人手牽手方能圍攏。乾隆曾寫詩贊譽:“古柯不計數人圍,葉茂孫枝緣蔭肥。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每到秋季,南側的銀杏樹樹冠上掛滿了金黃色的果實,猶如金珠,隨風搖曳。北側的銀杏樹王,枝干挺拔,鉆入云天,形同一把撐開的金色巨傘,秋風吹過,落葉飄飄,殿前的臺基、地面仿佛碎金鋪地。
老藤寄柏:大覺寺山門內的功德池橋邊,有一古柏,上有老藤從下部樹干分支出長出。
鼠李寄柏:四宜堂院內,古玉蘭的西面,有一顆大柏樹,在1米多高分成兩個主干,在分叉處長出一顆鼠李樹,故稱鼠李寄柏。
靈泉泉水:寺院最高處的龍灣堂前有一方興水池山后的靈泉匯集到水池的龍首散水上,噴入池中。
遼代古碑:在大悲堂的西北側有一遼代古碑,刻有天王寺志延撰寫的《陽臺山清水院創造藏經記》。據碑上文字記載是奉遼朝道宗皇帝及蕭太后之旨意于戊申年三月所立。
松柏抱塔:迦陵舍利塔為松柏環繞,南面一棵松樹,北面一棵柏樹,松樹和柏樹的枝條向白塔生長,似乎是要伸手將白塔抱住,因此得名松柏抱塔。
碧韻清池:在北玉蘭院中有一用整塊黑色大理石雕刻出的水池,上面流下的泉水蓄在池中,又從池中順水道向下流淌。石頭上刻有“碧韻清”三個大字。
除了八絕以外,寺內還有其他獨特的風景,如獨木成林的銀杏樹,樹齡達500年的娑羅樹,雌雄同體的龍鳳樹、從龍王堂前分兩路流下的泉水等。
獨木成林:寺內北跨院生長著一棵樹形奇特的古銀杏,此樹高約20余米,樹齡已逾500年,奇特的是在這棵古銀杏的主干四周,有九棵粗細不等的小銀杏樹,就像九個孩子圍繞在母親身旁,稱“九子抱母”。這九棵小樹枝葉茂盛,遠觀像一片小樹林,也形成“獨木成林”的奇景。
龍鳳樹:寺內靠近山門處的北側跨院內還有一棵更令人稱絕的古銀杏,因游人足跡不至,至今還未被更多人欣賞到。銀杏樹有雌雄之分,而這棵古銀杏卻雌雄共生一體,其根部樹干盤繞相纏,很難分清原為兩棵古銀杏樹,更不用說辨別雌雄了。每當秋季,只見雄樹部分沒有果實,而雌樹部分卻碩果紛繁。因此,人們把這棵古銀杏命名為龍鳳樹。
很多詩意的景觀有待你的欣賞與發現。心靈美好,人生處處是風景,心靈不美,生活時時多陰霾。給自己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用心去感受人生。王小波曾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是不夠的,還要擁有一個詩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