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是一位美國著名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他最擅長的藝術手法就是通過光線和空間之間的關系來營造氣氛。
在空間里打開一個窗口,自然光和人造光透過橢圓、菱形、長方形等基本幾何形狀的窗口照射到室內。
說起光與影,我們最熟悉的玩法,也是最傳統的玩法,就是手影游戲。十分簡單卻歷史悠久,只要有光有燈,甚至一輪明月,就可以展開巧思。
今天我們和孩子一起看看這位大師是如何玩的。
基本幾何圖形,光影的呈現,色彩的變化,讓孩子很容易就能感知到其中的奧秘和樂趣。
從不同的高度,不同角度,靜態的,動態的,用什么方式看,由你決定。(只要不影響他人的狀況下,無需太限制孩子,因為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觀察和探索,他們看到的感覺到的和你是不同的。)
和自己的影子對話,玩游戲......
很享受這個空間,躺在地上看看,好像又有不同(其實我也想試試,但不好意思,呵呵~);
反射全息影像,隨著視角的轉換,我們會在影像底片中看到光斑形成的立體維度,如同鑲入了一塊彩色玻璃體,變幻著色彩與形態。(我家小子在這個空間里待了很久,他嘗試用手去觸摸,發現什么都摸不到,可明明是在這個空間里,這種視幻體驗,超出了他的認知范圍。后來他一直很安靜的坐在那里,我不確定他在思考,還是在感受,也許都有......)
光透過空無一物的房間,帶來一種圣潔、神秘的氛圍,讓人有種脫離現實的感覺,因為身邊除了光,什么都沒有。不用像混凝土或鋼鐵等物理材料,透過光空間可以被重塑,我們用眼睛穿透空間,這感覺很妙。
互補色之間的微妙作用更豐富了視覺效果, 讓作品平面的維度與深度不斷移動,仿佛有著呼吸一般的韻律,帶來冥想狀態的體驗。
來回走動觀察墻面作品的光影變化,淺空間裝置系列,其形式感與投影裝置相似,帶來的空間感卻恰恰相反;
光源被安裝在觀眾正對墻體的背面,造成墻體懸浮或內外翻轉的錯覺,將三維空間塑造為二維平面。
和媽媽來個甜蜜的剪影吧!這個時候的他,真是個可愛男孩,呵呵~
出展區,視線一下明亮了,回到現實世界,又開始活蹦亂跳。
看完展,孩子有了觸動,再來翻看設計原理和構思草圖的書籍,他們會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探索和發現的點。(大些的孩子7-14歲之間,可以自己閱讀,理解力也更好,稍加引導效果應該會更好。)
“媽媽快看,剛才看到的那個藍色長方形,書上也有耶,但是......有點不一樣......” 說說看吧?“我不知道怎么說?”試試看!(不要強求孩子說出來或是說清楚,引導他們思考,或是呈現出來,都是不錯的方式。我家小子后來就什么都沒有說。)
很多藝術設計作品,是無需也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就算是我們自己也很難表達清楚吧!),因為它在感知的過程是抽象的發散的,是會慢慢內化的,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浮現出來,結合自身的知識體系和理解能力,以及創造力的發揮,就會變成一種靈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冒出來了。我們從錯綜復雜的光影中尋得對空間獨道的理解,不要問他們看懂了什么,你要相信孩子一定感知到了什么......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詹姆斯·特瑞回顧展
展覽時間:2017年01月22日-2017年05月21日
開放時間:10:00-18:00(17:0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門票價格:200元(網購180元,1米2以下孩子免票)
展館地址:龍美術館(西岸館)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33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