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Phone?買買買,Apple watch2?容我考慮一下

不管如何調侃,但凡蘋果公司推出新品,大家都已經習慣了“買買買”,第一時間更換新品的大有人在。然而對于可穿戴設備 Apple Watch 來說,境遇似乎變得不那么明朗。

相比一代,Apple Watch series 2 在硬件配置上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屏幕在戶外的亮度也能更高,防水等級更令人安心,內置 GPS 使得戶外運動場景更獨立。然而考慮到智能手表比較普遍的使用狀況,看一眼還留在抽屜里吃灰的一代,想要升級的動力似乎也沒那么足了。

雖然銷量也還可以,但在用戶的層面、從真實的體驗來看,智能手表遠未成為一個成熟的品類, 更多的人在反饋“不好用”或者“沒有卵用”。受限于相關技術水平的進展,作為最有可為的可穿戴設備,智能手表目前最實用的場景也只是追蹤數據、接收手機的消息通知等。

那蘋果自己是怎么理解智能手表的?通過發布會上提及的三個使用場景——消息通知、手表支付、運動——來看,Apple Watch 的實用性也在于運動。而續航則是很關鍵的因素。

即使早已習慣一天一充,但偶爾忘記充電早上起來帶在手上發現手表沒電,確實會令人失落。于是小米生態鏈企業的華米手表,則干脆直接把“智能”省掉了,專注做了一款支持長續航的運動手表,順便也“附贈”了消息通知提醒功能。但由于小米(華米)擁有的超高關注度,會有很多非目標用戶購買這樣一款有著明顯定位人群的產品,而一旦買回來發現跟自己心理預期不一,會很容易給出負面評論。

關于智能手表的探索和實踐,還有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國產品牌——Ticwatch,從最早的語音識別、語義分析和垂直搜索技術積累做起,進而將之落地到最貼近人的智能手表上,形成較有特色的中文語音交互,在小屏幕的智能手表上是一個非常實用而自然的交互方式。

由此,Ticwatch 更像是一個貼心的AI管家,幫助你進行日程管理、處理個人事務,抬手說句話就可以創建提醒事項、導航、查找附近的餐館等。真正體驗下來就會發現,這與其他聊天賣萌的語音助手有著本質的不同。

今年 6 月初發布的 Ticwatch 2 內置了 eSIM 卡,可以實現手表獨立撥打電話和上網,也是一個比較前沿的嘗試。手表不再做手機的附屬而有了獨立的可能,外出跑步時再也不用擔心與親朋好友失去聯系。尤其在 Ticwear 操作系統的基礎上,手表獨立使用時也可以收到手機的消息通知和未接來電提醒,對于經常戶外健身或者偶爾忘帶手機的朋友來說,實在是救急之選。

Ticwatch 2 在續航上也有了提升,日常使用續航兩天完全沒有壓力。尤其是 Ticwear 操作系統給了手表更多的可能性和可擴展性,是比較有生命力的一款產品。尤其是在可見的物聯網時代,智能手表有著更多可發揮的空間。

討論智能手表的終極形態就像辯解科幻小說的結局一樣毫無意義,在相關技術沒有突破之前,各類產品形態的嘗試,包括運動健康手表、模塊手表、投影手表,其實都有著某種實踐的意義。

感謝每一種實踐和嘗試,同時更加期待明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