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份,二寶出生,我們的小家正式升級為四口之家。
雖然后期因為兩個孩子同時生病、婆婆突發腦梗等等波折,讓我吃盡苦頭,但仍然不后悔生二胎。
說起來,其實早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就決定結婚以后一定要生兩個孩子。
之所以下這個決定,源于大三時發生的一件事。
大三那年的冬天,我正在自習室準備期末考試,突然接到媽媽電話,說小舅家的表弟出車禍了,正在醫院搶救呢!
經過半個多月的治療,年僅二十一歲的表弟還是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眼看著自己養了二十多年的兒子,明明工作都找好了、女朋友也有了,正是人生最得意的時候,卻突然人沒了,怎能不讓舅舅舅媽悲痛欲絕呢?
整整三年,小舅都無法走出喪子的悲痛,整個人仿佛被抽空一樣,一點精氣神都沒有。直到近兩年表哥娶妻生子,三代同堂的歡樂才慢慢讓小舅看淡表弟的去世。
所以,我當年就決定婚后一定要生兩個孩子,因為我知道,倘若哪一天真的有不可控的天災人禍降臨,自己一定受不了失去孩子的痛苦。
雖然有些杞人憂天,但卻不得不給自己多一些安全感,以免將來會因為沒有多生一個孩子而后悔。
二寶出生以后,身邊不少生了一個孩子的朋友都會問我家里有兩個孩子有什么不同,借此考慮她們自己要不要生二胎。
換作以前,我大概會立馬勸她們也生個二胎,并且會大肆宣揚家里有兩個孩子的好處。
但是,現在我不僅不會勸別人生二胎,還會叮囑她一定一定一定要謹慎考慮再做打算。
因為一個孩子的出生真的不僅僅是家里多了一張吃飯的嘴那么簡單,而是需要仔細衡量各種內外部條件才能在能力范圍之內做好的事情。
首先,要看自己的經濟條件是否允許。
奶粉、尿片、玩具、圖書、早教、興趣班等等,都需要花錢,還有未來十幾年的教育費用,總之,養娃路上,基本每一步都需要金錢的鋪墊。
更何況,按照以往咱們國家的父母的“周到”程度,孩子以后的買房買車、結婚生子,仍需要往里面砸不少錢。
所以,如果手里沒點存款、未來可預期的收入不容樂觀,還真不敢冒然生太多孩子。
其次,家中老人是否愿意幫忙?如果無所依傍,伴侶是否愿意和妻子共同承擔帶娃的重任?
如果家里老人愿意幫忙帶孩子,而且愿意聽取年輕爸媽的育兒方法,那么是可以考慮生二胎的。
如果沒有老人幫忙,老公愿意做得力助手,那么媽媽們即使辛苦,也是欣慰的。
最怕是,家里所有人都催生二胎,但是等孩子生出來,卻又都躲到一邊不肯伸手幫忙了,徒留可憐的寶媽一人帶兩個孩子,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
總之,生孩子不易,養孩子更是一件勞心勞力的活兒,光靠寶媽一個人苦撐,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第三,是否做好了應對兩個孩子之間關系的準備?
家里有兩個孩子的,大人總是會習慣性的偏愛小一些的二寶,反而對同樣年幼的大寶不僅缺乏信心,還經常對其提出過高要求。
比如,當二寶哭鬧不止,大寶過來纏著媽媽要陪著玩游戲時,很多媽媽會因此容易失去耐心,繼而發火,覺得大寶那么“大”了(其實也只是一個幾歲的孩子而已),怎么一點眼力見都沒有,怎么一點都不懂事呢?
長此以往,大寶會對父母越來越失望,也對同為手足的二寶充滿敵意,家庭大戰會經常上演。
因此,家有倆寶,不說事事一碗水端平,但起碼要讓孩子覺得父母是愛他/她的,弟弟/妹妹也是愛他/她的,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如此,家庭和睦才有可能指日可待。
第四,自身的年齡及身體狀況是否允許?
有些追生二胎的媽媽年齡早已跨入高齡產婦的行列,再次懷孕產子會面臨很多高危風險。還有的媽媽因為自身疾?。ū热缦忍煨孕呐K?。┎贿m宜懷孕,那么最好不要冒然行動。
雖說現在醫學發達了,很多高危的疾病也在不斷創造奇跡,但相比于失敗的絕大多數,誰又能確定自己是那屈指可數的幾個“奇跡”中的一員呢?
就像前段時間紀錄片《生日》里的那位媽媽,明明自身患病不宜懷孕,卻仍要勉強自己去挑戰醫學,結果孩子是生下來了,自己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二十五歲,讓人惋惜的同時,更多的是一片唏噓與質疑。
愛人先愛己,無論什么時候,生孩子都是女人人生中的一道鬼門關,最應該珍惜你的永遠應該是你自己。
最后,生二胎的目的是否純粹?
簡單來說,你生二胎是單純的想讓大寶有個伴呢,還是為了追生兒子/女兒?
在老家的時候,看到很多女人為了生兒子/生女兒(總體來說,追生兒子的居多)一次次的懷孕,然后照B超,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就立馬打掉,休養一段時間,便再次懷孕。
且不說這樣頻繁打胎對身體的傷害有多大,打掉的胎兒也是活生生的一條生命啊,這和殺人有什么區別?況且這些沒能來到這個世界的生命,還是媽媽親自下了“判決書”的。
所以,如果是為了所謂的傳宗接代,實在不建議你拿自己和孩子的命去賭。
結束語
一個孩子的降臨,總會在不經意間帶給我們許多意外的收獲,讓我們的人生也跟著他的成長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雖然,在有些人看來,家里有孩子是一件給幸福加碼的事情,但對有些人來說,孩子簡直就是災難和降低生活質量的代名詞。
所以,我們以為的多多益善,未必就是別人的錦上添花。
更何況,生孩子容易,養孩子卻看不到盡頭,別人輕飄飄的一句話,自己承擔的卻是無盡的責任。
因此,生孩子要綜合各種條件量力而行,同時,不隨便勸別人生孩子也是一種修養,畢竟,不考慮實際情況冒然生孩子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