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這一階段的情況來看,我讀書的速度確確實實慢了下來,從第三階段的81天到108天結束,只看了四本小書。分別是:
《女生怎么活?上野老師,教教我》、《82年生的金智英》、《小徑分岔的花園》、《當尼采哭泣》。
《女生怎么活?上野老師,教教我》來源于上野千鶴子與求助女生們的問答集,是一本“滿載寶貴建議的'女孩生存指南'”。
話題涉及學生會的主席為什么總是男生?女生是不是只能喜歡紅色和粉色?女生只能學文?男生就要學理?為什么班級花名冊上男生總排在前面?女生入職后為什么要負責打掃衛生,負責端茶倒水?為什么那么多女孩不想像自己的母親一樣?為什么奶奶、母親對女孩要求也更多,給予也更少?高知女生找不到戀人?傳統對夫妻間的稱呼包含了些什么意義?為什么日本突然那么喜歡生女孩?照顧老人是女子的責任嗎?被騷擾是受害女子的錯嗎?結婚后是不是只有回家一條路?為什么女性的職位選擇很有限,女性升職總比男性慢?
……諸如此類,很日常,卻讓人,尤其是女孩們疑惑的問題。
《82年生的金智英》,來自韓國作家趙南柱。這本書很早以前就聽說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最近才看。故事不長,只有七萬多字,主角是出生于1982年,名叫金智英的韓國女性。八十年代,就是我們這一代出生和成長的年代,也是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年代。
但有些文明,卻仍處在待成長的階段。“智英” 這個名字,是韓國很有代表性的一個名字,她不是一個人,是一代人。
她們所在的家庭,即便經濟條件普通,即便已經有兩個女兒,當奶奶的仍會催促兒子和媳婦生個兒子,認為兒子才是未來的依靠。
不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以至中學、大學,女性在學校得到的和被要求的總與男生不同。被欺負時要忍氣吞聲,明明被騷擾,卻還要被處罰。
入職后要被男性上司動手動腳,下班要應酬,要忍受黃色笑話和無休止的灌酒。被催婚,被催生,有孩子后又“順理成章”被要求辭職……
讀這兩本書都是讓人壓抑的,有太多的“傳統”、“習慣”、“順理成章”和“習以為常”。當然也有讓人欣慰的部分,《女生怎么活?》中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社會問題的所在,并在為改變這些而努力;《82年生的金智英》中也有反抗的小學女孩、有有勇有謀抓騷擾“大叔”的中學女生,也有在智英被騷擾時伸出援手的陌生女子……覺醒一直都在。
《小徑分岔的花園》,這是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非常有名的一個短篇集,被很多人追捧,也被讀者們賦予了很多意義。
要勇敢地承認,我個人不是很喜歡,也不大看得懂。在我看來,這本書的評論比書本身更為有趣,內容也更豐富,哈哈。
《當尼采哭泣》是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的經典心理小說。以部分真實的資料,讓從未見過面的哲學超人尼采和有名的醫生布雷爾在書中會面,為治療彼此也做出的努力,演繹心理咨詢的誕生過程。
涉及死亡、中年危機、婚姻、女性意識、情緒、自我探索……等人生必經的話題,據說是心理咨詢師的推薦必讀書目。
不過個人覺得,不論對心理咨詢是否感興趣,或是否想要成為一個心理咨詢師,其實都可以讀一讀,能幫助梳理生活中的一些疑惑,也能增進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