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月
圖:網絡
01
前段時間,婆婆回國辦事,加上留在國內過年,算下來在國內待了三個月。
前幾天,婆婆終于登上了開往新加坡的飛機。
不過由于飛機晚點,折騰到夜里才到家。
第二天早上,劉小弟醒來了。和往常一樣,他睜開眼睛笑瞇瞇地看著我。我告訴他,奶奶回來了,看看奶奶有沒有給我們帶好吃的。雖然我的語氣故作輕松,其實心里還是擔心他一時半會兒不接受奶奶,畢竟分開了這么久??墒菦]想到劉小弟麻溜地爬下床,跑到客廳,一邊揉揉惺忪的睡眼一邊甜甜地說:“奶奶好!”面對久違的劉小弟,還有這稚嫩的聲音,奶奶甚是開心。
接下來的一天,劉小弟對我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嫌棄”。
比如,
我問:遠遠要媽媽換衣服還是奶奶換呀?
劉小弟:奶奶換!
比如,
我問:遠遠要媽媽喂飯還是奶奶喂呀?
劉小弟:奶奶喂!
比如,
我問:遠遠要媽媽帶你出去玩還是奶奶帶你出去玩呀?
劉小弟:奶奶帶遠遠出去玩!
……
而且劉小弟一整天處于亢奮狀態,一直嘻嘻哈哈,里里外外跑來跑去。困得揉眼睛了也舍不得睡覺。一會兒就要去找找奶奶。
02
我就在想,不可否認,我們對孩子的成長傾注了太多太多!從在肚子里就希望盡己所能給他最好了。出生后,給他買最安全可靠的玩具和最好的奶粉。帶他上昂貴的早教班。自己忙工作,忙孩子已是分身乏術,可還是擠出時間學習最新的育兒知識,用自認為最正確的理論體系武裝自己,只為更好地養育我們的孩子。而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常常因為陳舊的知識和習慣,為我們所詬病。
可是細想,好的物質條件和正確的養育方式固然重要,然而親情卻無可替代。
孩子固然最需要父母的關愛和照顧,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愛也足以滋潤孩子幼小的心田。通常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伴隨著嚴厲的教化的,而老人們由于對孫輩教化的功能弱化很多,所以他們的愛顯得更無條件些,更寵溺些。雖然這并不足取,但是在可控的范圍內,這何嘗不是對父母之愛的調節和補充呢?
老人給孩子多吃了幾次不干凈的食物,多摔了幾個跟頭,多讀了幾本混著獨特方言的繪本……那又怎樣呢!
遠離痛苦是人類的天性。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漸漸地忘記那些令我們不愉快的經歷,相反,我們會努力記住那些給我們愛和溫暖的人和事。
03
小時候,我特別羨慕鄰居小伙伴L。因為她經常跟我說起她每次去外婆家,外婆對她有多好。外婆總是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好東西給她??粗笠缭谒樕闲腋5墓獠剩艺娴氖翘w慕了!因為我知道自己永遠也不會有這份幸福。
我的爺爺去世的早,奶奶重男輕女,而我母親費盡心思總也生不出男孩,所以我們姐妹幾個是奶奶嫌棄的對象。
至于外公外婆,在我母親十多歲的時候他們就去世了。
所以我對小伙伴的羨慕之情有增無減。
終于有一次,我們幾個要好的小伙伴玩著玩著,突然L提議一起去她外婆家。她說她外婆很好,肯定也會給我們好吃的。她外婆家住在離我們十里之外的地方。對于幾歲的孩子來說還是有點遠的。然而心中的小火苗一旦燃起,可不是輕易就能熄滅的。
于是我們幾個人背著父母,偷偷地出發了。
我們順著村后面那條一半石子一半黃土的馬路一直一直朝前走。
偶爾路過的汽車激起大片塵土,我們笑嘻嘻地扭過頭,捂著臉。等汽車過去,我們又嘰嘰喳喳起來。
坑坑洼洼、塵土飛揚的馬路上灑下了我們銀鈴般的笑聲。
然而隨著離家越來越遠,我的心里越來越不安。我擔心爸媽找我,第一次一個人偷偷跑這么遠,我心里害怕。最后,走到大概七八里路的時候,我退縮了,我要回家。L笑我膽小鬼。才不管呢,我要回家。然后我回家,L繼續去她外婆家。
是啊,那是人家的外婆呀!如果我也有外婆,也許我會有勇氣走下去。
雖然最終沒有去成“外婆家”,可心里對那份獨特的愛的渴望卻有增無減。
直到慢慢長大,學會了把不便袒露的心情收拾好,安放在心里最溫柔的角落。
可我知道,這份缺失,一直是我的一個遺憾,沒有辦法彌補。
04
慢慢地,我覺得,人的一生,也許有些不可描摹、不可量化、并不顯見的東西,反而會對你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比如這份隔代親情。
它并不如優渥的物質條件那般給人風貌以明顯的提升,也不如良好的家教背景那般拔高你的層次。
可我總覺得,人生的路那么長,難免遭遇險灘低谷。那時候,也許你藏在內心深處的那些關于美好的記憶,會升騰起溫暖的力量,擁抱你,安慰你,給你療愈人生的傷口,讓你有勇氣再次面對生活。
那么誰說這不是一筆財富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