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澈
有些人看起來喜歡獨處,需要獨處,
但實際上或許不愿獨處,也不會獨處,
只是環境所迫,不得不獨處而已。
01
這是我畢業后獨居的第一年,從住校的群居生活到一個人住一百多平的房子里。
我很慶幸,不用為昂貴的房租擔憂,但是我也有了很多苦惱。
房子太大,人氣不足。孤獨感爆棚。
起初,很多朋友都會投來羨慕之聲:
你自己一個人住啊!那簡直爽呆了,自己一個人想干嘛干嘛。
每當我聽到這樣的羨慕之聲,我只會會意的微笑一下,不做聲。
我想沒有獨居過的人,不能體會我的感觸,他們羨慕只是因為還沒有體驗過而已。
一個人很無奈,每次去買菜,都要愣好久,因為想吃的有很多,而我卻只能選一樣,不然就要浪費。買的食物大多都要扔一半。
一個人很寂寞,上班,回家,兩點一線。永不停止。回到家,就是自己跟自己說話,沒人應沒人答。看到有趣的東西無人分享會有巨大的落寞感。
一個人很荒涼,回家就像住賓館。所有陳列都整整齊齊一成不變。沒有生機,沒有溫度。
嗯,這大概就是我一個人生活的真是寫照。
因為一個人太過孤獨,每周休息日我都會約朋友逛街吃飯聊天。
因為一個人太過寂寞,我不放過任何一個被約的機會。
因為一個人太過荒涼,我不斷的邀請閨蜜跟我回家。
直到不久前,閨蜜忙裝修,另一個朋友忙著去上興趣班,再沒有人陪我逛街吃飯。
我突然在休息日不知道要干嗎了?那一刻我的孤獨感爆棚。
當我發現我是孤獨的時候,反而覺得是種很好的狀態,孤獨可以讓我變得更加強壯。
02
我從未體會到孤獨這么有魔力,因為孤獨所以可以和自己獨處。
我開始尋求內心的聲音。我真正需要什么。
我開始嘗試了解自己,我的愛好在哪里,我的未來要往哪方面發展,我需要為我的夢想我的目標付出什么。
和自己對話,縱然孤獨,卻絕對彌足珍貴。
我的閨蜜剛談戀愛時跟我抱怨:
兩個人在一個單位上班,一天24小時,分分鐘鐘眼神不離開彼此的身影。
迫切需要獨處的時間。
想要自己一人下班后窩在小小的房間里,聽音樂,看書,寫日記。
但是因為要不斷的磨合另一半而無限讓出自己的時間,于是,到頭來,買了很久的書沒有來得及看,放音樂又怕吵到對方。
于是,便不斷的在遷就。
遷就彼此的時間,遷就彼此的生活方式。一切都顯得不那么美好。
如果你學不會獨處,你的一生,不是在爭取自己的空間,就是在適應別人的空間。
保持彼此獨立的空間,是維系好關系的不二法門。
閨蜜的男朋友每次出差,每次回家看父母。
她都會來跟我炫耀:
我終于可以一個人了。整個人身心都在到處游走。
我現在突然能夠理解她的歡心與雀躍。
我想她肯定可以跟我一樣,洗完澡,裸體都可以在家到處游走。
在一個絕對安全的空間里,才是一個人最淡然最開闊最真實的自己。在這個空間里我們決定做什么,或許也接近我們面對自己時的態度。
每一對情侶、夫妻都應該學會獨處,能夠一個人生活的很好之后,你才知道怎么跟別人生活在一起。
英國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說:他認為完美的相處關系是“窩在愛人懷里孤獨。”
真正成熟美好的關系是:即使兩人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相對無言,就暫時沉默。可以靜靜地躺在對方的懷里孤獨。這是兩人相處信任的極致表現。也是最高境界。
03
有些人看起來喜歡獨處,需要獨處,但實際上或許不愿獨處,也不會獨處,只是環境所迫,不得不獨處而已。
身邊的朋友都會認為,我朋友多,交際廣泛。
其實不然,我只是比較能跟大家和平相處而已。
患難之交,榮辱與共是朋友;
一面之緣也可以稱之為朋友;
有工作上的利益關系是朋友;
甚至未曾謀面聊過的是朋友;
網絡社群認識的都可以稱之為朋友。
一生能遇見多少個朋友不重要,深刻有幾個才重要。
少即是多。
前不久,阿祖給我的一封信中又提到:舍棄不必要的社交。
雖然工作后,我幾乎沒有了多余的社交,但是我仍然在想,我是不是還是要推卸掉一些沒用的社交,把時間留給自己。
對,時間對我們越來越重要,每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你想成為人上人,你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跟自己在時間上較真。
這個世界上永恒地存在“二八定律”。
想要成為那少之又少的“二部分”,你就要舍棄很多很多東西。
互聯網的崛起,讓很多人沒有了獨處的能力,讓很多人開始自我膨脹,也讓很多人感到迷茫與無措。
我承認這一年獨處時光,一開始,我是不得不獨處并不愿意獨處,只是環境所迫。而現在,你會發現,我不再那么留戀外邊的世界,我只想回家安安靜靜的與自己獨處,看書,碼字。
碼字讓我需要獨處,讓我需要絕對的空間去做真實的自己。我會關掉手機,關掉網絡,切斷一切與外聯系的方式。
真正的自由是思想上的自由。
我越來越喜歡并愛上這樣的感覺,與自己相處。讓思緒到處游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04
如今再回想,在學校的群居生活,與父母同住的群居生活。
我也同我的閨蜜一樣,在不斷的“妥協”,為了適應他們彼此磨合而創造出另一種生活方式。
如果沒有獨居的過程,生活就永遠是別人的生活加上你的生活的總和,不會是自己的生活。
即將過年,大家都在總結。
我也一直都有反思我2016年一整年的變化。
的確,這一年我感覺自己很辛苦,很累。
這一年,我變化很大很大,我懂的很多。
唯一讓我驚喜的是:我越來越愛獨處!我也越來越了解自己。
親愛的你,不如放下手機,嘗試與自己獨處一段時間。
和自己對話,試圖更加了解你自己。
你的獨處,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一種自由,不需從眾,可以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