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決定與內心相違背時,你便會感到痛苦。
當我們做一個決定時,總喜歡問問身邊的人“這樣做怎么樣?”或者“你覺得怎么樣?”如果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我們便毫不猶豫的去做;如果得到一個否定的答案,我們便開始動搖,心里又向往,同時又對他人的意見有所顧忌。
即使你在別人的鼓勵下去做了,一旦有不看好的聲音出現,你是極有可能放棄的!
當我們在買一件衣服時,總喜歡問問朋友:“這件好看嗎?”如果朋友說好看,我們可能會買下來;如果朋友說不好看,我們可能連試一試的想法都沒有了,心里明明喜歡,又顧忌到朋友說不好看。
我想說:“你是沒有自己的審美嗎?”也許這件衣服只是不適合你那位朋友而已。
我們大多數人似乎總是這樣,凡事都喜歡問問他人的意見,這樣久而久之,我們已經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當身邊的人否定我們的決定時,熟不知他們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認為這個選擇不適合他罷了;當朋友說這件衣服不好看時,熟不知他們只是用自己的審美認為這不適合他們罷了。可笑的是我們,把這樣的建議和看法當作自己的參考,而且還是有效參考???
我們丟掉了自己的生活,便只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煩惱,一心想要逃離我們生活的地方,以為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一切都會不一樣的 。怎可知,問題的根本無關環境,而是自己!如果自己的想法、做法不改變,那么,無論在怎樣的環境里,你始終會對生活感到不滿。
我們總對別人說的話、別人的意見深信不疑,卻對自己根據自身情況,深思熟慮之后的決定感到無比的懷疑和比堅定。一般情況下,你所詢問的朋友大多都是和你同年齡段的人,同一階層的人,你的煩惱同時也是他們的煩心事兒。那么,你憑什么認為他們的意見就可以左右你的決定呢?(至少他們的意見動搖了你的決定)
當有一天,你做任何的決定,你買任何的東西......不再想著“別人怎么看,怎么想”的時候,你才算是真正的開始自己的生活。
當你學會調節生活的不如意時,你才算開始學會生活了。
當你不再感到被生活所束縛時,你便找回了自己遺失的生活。
選擇無對錯,只是你做到了,選擇便對了。所以,一切的根源還是自己。
當你感到與周圍格格不入時,才是你改變的開始,你要做的是,適應這種改變,而不是因周圍人的一句話而放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