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混沌中走出來,你會發現,天地間的一個寬度,是你以往所不曾看到過的。所以,不要去抱怨自己的能力不足、時間不夠,很多先天的不足,都是可以于后天培養與補給的。
一個神奇的啟發點
而我,從加入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點之后,猛然間發現,原來,我的能力不足支撐我的興趣,最起碼,它無力讓我的興趣走得更遠。
怎么辦呢?
可能很多人都會和我有同樣的經歷吧。又想維持自己的興趣,可又嚴重缺貨。我在這個時候是這樣做的,也可以說是自己的一個初心吧,為了找素材,除了大量閱讀之外。不但報名參加志愿,還遞到機會都會參加各種活動:比如《心理閱讀》、《親子畫畫》等等一系列的活動。
這樣一來,讓我走出了自己原有的,非常狹窄的區域。不但讓我體會到生活中另外的一面,還讓我深深的感覺到:生活中,任何的一個轉折點都是恩賜。
你不走出,你永遠都只是一只井底之蛙,所見之地只有方圓。而我,正是這樣的一個機緣下,參加了平時不曾參加過的各種活動。
接觸的人越多,越發現自己的不足,越發自己的眼界有限,越發肯定: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
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看到的風景才會更加壯闊,不然目之所及都是茍且
整理·心理空間
這些活動,每一項都給我不一樣的體檢,不一樣的收獲。參加志愿,讓我領悟到:付出就是收獲;參加親子活動:讓我感受到,孩子的童真、童趣,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而參加心理閱讀,是我第一次接觸心理層面的,應該說是知識吧
今天,我整理了上個周末上的公益課《心理閱讀》其中的一個點:‘整理·心理空間。’
心理究竟有限,屬于自我的空間、家庭的空間、情感的空間、快樂的回憶、悲傷的回憶、怒憤的回憶等等,這些都在你的心理空間各占據了多少呢?
好像在忙忙碌碌中,我們從沒往內看,從沒想過要往自己的內心走。好像在了一切的碎事之中,忘了去清理,堆積在內心上的一些情緒垃圾。
都說,我們的心理空間就像一間房間,需要我們不定時的清理和整合。可它更像一棵大樹的年輪一樣,不但記載著年齡,也記載著一些深刻的、讓我們難忘的,或者是令我們痛苦的。
這次《心理閱讀》公益課,讓我有很深的觸動,就是這一棵大樹。在導師的引導下,我們都是一棵大樹。首先,在這棵大樹上寫下五件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
畢淑敏曾說:
時間會沖刷整容的效果,就像雪堆遇到春陽,漸漸融化……只有心底的明媚,才能滋養出曠日持久的賞心悅目。
我這一生最重要的五件事
在這一刻,我好像要用力的想,才能想起,什么事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可導師說,不需要用力想,只要聽到這個話,就會自然而然出現在腦海里。
可是,我卻花了點時間才能想到:
第一件重要的事:年少離家,出來打工
也許是受不了母親的嘮叨,不想因為自己上學要花錢,而被母親經常的說說的;也許是看著爸爸起早貪黑的,心疼,想為家里分輕點負擔,毅然的離開了學校。
也可以說,當時的年少無知吧,不知道在世間行走,學歷對一個人是多么重要。在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錯失就業機會時,也曾無聲的問自己:遺憾嗎?后悔嗎?
是很遺憾,也會想過:如果我的學歷高一點就好了;感覺只要學歷高一點,就會有更大的舞臺,更多的發展空間。
但從不后悔,反而非常慶幸自己當初的勇氣。感覺到,自己微薄的收入,能減輕父母的一些負擔,當初的自己是可以讓父母不那么累,這一切就有了意義,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二件重要的事:成家之后,自己開店
很多事情,真的是要經歷過才能體會。看別人,都只是紙上談兵。而我,第一次開店,完全是一手抓黑,摸石頭過河。
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取經,在這一點點的,摸一點走一點的路上,堅持了七八年吧。雖然說最后還是以失敗告終,但學會了一點:看透了人心。
總結一點是:選什么行業、自己適合什么行業很重要,但夫妻合力更重要。我覺得,我會失敗的原因在于:自己撐著,越走越累,最后完全是破罐子破摔。就這樣,完了。
這就是生活吧,不試過怎么會懂得其中的味道呢?
第三件重要的事:我的第二個寶寶
也許讀者朋友會覺得奇怪,為什么說第二個寶寶,而不說第一個寶寶呢?因為,結婚生子,第一個寶寶是在一個很自然狀態下出生的。
而第二寶寶卻是我花盡心力,向菩薩求來的,感覺特別珍貴。這是不是類似:別人給的就是不值錢的,自己努力求來的才會珍惜。
主要是,看著自己年紀越來越大,而寶寶遲遲不來,很著急。看過醫生,但效果不明顯。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求菩薩吧,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突然,在很長時間之后,發現自己居然懷孕了。這真的是完全沒有一點預兆,這個驚喜特讓人開心與喜歡。
第四件重要的也是最痛的事:爸爸的離開
老父親的離開,真的讓人很難接受。可我們都無能為力,這對我來說是最殘酷、最痛苦而又無奈的事。
更是讓我無比內疚與遺憾,內疚是因為,在老父親生病期間,沒能照顧與陪伴他,我們總以為他可以挺過來的,以為我們還有大把的時候孝敬他。
可老天爺把我們未來得及孝順的權利收到了,讓我們余生都在內疚與遺憾中。
有些人真的是,走著走著就不見了。我的老父親,正在他可以停下來偈一偈的時候,我們有能力孝順他的時候,很倉促的走了,永遠的離開了。
這就是我們最遺憾的,子欲孝而親不在!
最后一件,說點開心事:在混沌中結緣《UP讀書會》。
在我很迷惘,想改變,又不知該怎么辦的時候,認識了果果媽。在她發的一個鏈接中,報名參加子木創辦的《UP讀書會》。
從短短的幾個月中,每天聽子木的分享。漸漸的迷上了她的分享,同時,受到她的鼓勵與引導,讓我重拾書本。
在這幾個月當中,不斷的聽話照做,把自己領悟到的每個點,不斷的去實踐,不斷的去印證,原來自己也是可以很優秀。
特別是受到她的影響,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興趣與方向。打開了一個新視野,一個全新的自己,一個不再活在過去,走出誤區,懂得接納自己、和自己和解的這樣一個我。
人的改變往往只是一瞬間,一個念頭,加上不斷的實踐,就可以呈現出來。
只要目標向前,
你可以到任何的地方。
世上唯有貧窮可以不勞而獲。
懶惰像生銹一樣,
比操勞更能消耗身體
經常用的鑰匙,總是亮閃閃的。
在我的這一棵大樹上,沒有驟風大雨,有的只是平凡與日常,有的只是大部分人都會有的一些經過。或者說,這就是生活軌跡,這就是人生吧!
總體來說,這棵樹,不管經歷什么,看來是好快樂的多,人生也是如此,快樂一定會比苦難多。
生活不在別處,當下的每一刻都活得飽滿、有力量,自己亦是風景。世事維艱,以柔軟心除掛礙,以歡喜心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