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師兄
北京作為千年古都,大大小小的寺廟很多,隆福寺曾經是其中較為知名的一所。
這座寺廟位于東四西大街以北,東四十字路口西北方向,因過去東西四十字路口各有牌樓,隆福寺與西四牌樓附近的護國寺遙遙相對,故又稱東廟。據明朝嘉靖年間張爵所撰《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記載,在明朝這一帶屬于仁壽坊,當時就已經有了隆福寺街的街道名稱,清朝乾隆年間編纂的《日下舊聞考》卷四十五記載“隆福寺在大市街西馬市北,其街猶以寺得名?!边@一街道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隆福寺是由明朝景泰帝朱祁鈺敕旨興建,明末劉侗、于奕正所撰《帝京景物略》稱“大隆福寺,恭仁康定景皇帝立也?!薄度障屡f聞考》記錄的更詳細:“景泰三年六月,命建大隆福寺,役夫萬人。以太監尚義、陳祥、陳謹,工部左侍郎趙榮董之。閏九月添造僧房。四年三月工成?!碑敃r工程量很大,甚至拆了明英宗所居住南內的木石來協助建造。寺廟竣工后,景泰帝曾想御駕親臨,但為太學生諫疏阻止而作罷。
建成后的隆福寺規模很大,《帝京景物略》描述寺院:“三世佛、三大士,處殿二層三層,左殿藏經,右殿轉輪,中經毗盧殿至第五層,乃大法堂。白石臺欄,周圍殿堂,上下階陛,旋繞雕櫳,踐不藉地,曙不因天,蓋取用南內翔鳳等殿石欄桿也。殿中藻井,制本西來,八部天龍,一華藏界具”,在當時京城號為巨剎。
隆福寺建成后,是作為朝廷的香火院,到了清朝雍正元年又重修,雍正帝親制碑文并書寫匾額,后乾隆帝也曾為該寺書寫匾額。舊時隆福寺農歷每月初九、初十兩日都會舉行廟會,百貨并陳,熱鬧非凡?!短訇庪s記》稱“廟市,惟東城隆福、西城護國二寺,百貨具陳,目迷五色,王公亦復步行評玩”。
至民國時改為每月公歷一、二、九、十日開廟會,當時除寺廟本身外,廟前的神路街、廟兩側的隆福寺東街和西街都是廟會的一部分。廟會上會售賣禽鳥、古董、舊書、日用百貨等等,還有小吃、唱戲、民間工藝表演等等,成為東城著名的商業集市。
至解放后成立隆福大廈,周圍還有白魁老號、豐年灌腸等老字號,隆福寺地區成為東城區的商業中心之一,直至發生隆福大廈火災事件,目前隆福大廈已在重新修繕,期待將來竣工后可以恢復這一地區的繁華景象。
ps:他叫“師兄”,一個電力專業出身但卻以歷史學博士身份畢業的既博學又淳樸的單身漢,如有得意之妞,速來認領啊!!kkkkk~~
后三張圖片來自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