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行動,無需等到死到臨頭
Be bad,don’t be ‘breaking bad’
喬布斯在著名的斯坦福演講里說:“你們將很快死去。”
如果你想著,明天就是你的死期,你的想法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羈絆,因而每個決定都會不一樣。
幾年前大熱的美劇《Breaking Bad》(絕命毒師)中,男一號Walter White,是在確診罹患了癌癥之后,才開始走上制毒之路的。
一開始,他是為了錢,治病的錢,以及身后留給老婆孩子的錢。
后來,他就不是為了錢了。
最后一次,逃亡中的他,在走向生命終點之前,跟老婆訣別的時候,他交了底。
其實,Mr. White是該劇中的IQ擔當,智商No.1,腹黑老祖。憑著智計,他多次化險為夷絕處逢生并在生命終結前報仇雪恨。
設計殺Gus。
設計殺Todd叔侄及幫兇。
但是,這樣一個高智商的人,如果不是因為癌癥,他會一直在高中教書。
一個充滿潛能的化學家,對著一群青春期的大孩子們,當一個“掃地僧”,直至退休。
成為一個父親,維持一個中產之家的基本生計。
在身患腦癱的大兒子上大學時,陷入一次財務危機。
在小女兒上大學時,再陷入一次財務危機。
他本來有機會成為億萬富翁。但是他(從劇情看很大可能是因為感情)選擇退出了初創公司,留下的研究成果,讓合伙人夫妻大賺其錢。
因為制毒,他戴上黑禮帽和太陽鏡,搖身一變成為了海森博格,短時間內聚斂了大量財富。
最后一段時間,他賺的美元堆成堆,只能用秤稱。
因為制毒,他能在lab里揮灑如意,指揮若定。
一個病入膏肓的人,在犯罪的路上越走越遠,但同時,卻登上了人生的頂峰!
人,為了生計,常常會向現實低頭。
你去地鐵口做個調查問卷,十有八九會說現在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
多數人是為了養家糊口。
既包括社會新鮮人,也包括江湖老臘肉。
但是,別忘了:
不必等到真的有什么生死交關的事發生了,才開始“be bad”,從現在開始,就去做你喜歡的、你擅長的,你做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在“活著”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