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顯著特征,求真務實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相較于第一批主題教育,第二批主題教育層級下移,參加單位和人員范圍廣、數量大,直面基層和群眾,同群眾的聯系更直接、更緊密,需要解決的矛盾問題更復雜、更具體。越到基層越要突出一個“實”字,把真解決問題、解決真問題貫穿始終,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把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著力點,落實落細惠民政策和為民服務,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實實在在的行動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也是與人民群眾最近的地方。
? ? ? “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的“四下基層”工作方法、工作制度。“四下基層”體現了黨的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的有機統一,體現了真抓實干、求真務實的責任擔當,其核心要求與主題教育重點措施高度吻合,對于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破解工作難題、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黨的建設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高質量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要學習推廣“四下基層”工作方法、工作制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實打實拿出方法和對策,推動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使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四下基層”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實踐創造,是高質量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
? ? ? ? “國之大者,在乎民也。”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把握“四下基層”的豐富內涵、時代價值和實踐要求,立足于“下”、根植于“民”,切實推動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常態長效,高質量推進第二批主題教育。“四下基層”,下去的是基層,到達的是民心。
? ? ? ? 第二批主題教育在群眾“家門口”開展,直接面向基層和群眾,各地要加強“四下基層”同主題教育重點措施的銜接聯動,在“下”字上用功,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帶頭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和單位去,現場研究解決問題,更好地理清思路、科學決策,轉變作風、錘煉本領,化解矛盾、促進和諧,推動發展、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