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很想寫這個了,今天是要做納稅申報打印了,我需要寫作的構思,也許我很久沒有寫過了,心里缺乏一種安全感。
自從去年專門專門學習永澄老師的網站,雖然講的很多,我自己也寫了很多。可老感覺沒有一個踏實的地方。
可能是我沒有運用到學習上來,所以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學習,就把寫書給停了。平時就只是寫思維導圖在課本上。
我覺得在簡書不能只是當成做筆記的地方,這樣沒有任何意義。我很欣賞馬靖昊講解會計的風格,講的生動活潑。
掰開揉碎的講,才是我喜歡的類型。我不喜歡沉默寡言的老師,不喜歡太收斂的老師,因為我是初學者,聽不懂。
印度人的佛經,里面就是非常重復的,經常在佛經里面看到“復次,舍利弗”,然而在中國的四書五經里面不會出現重復的現象。
老師一遍就過,這是我最頭疼的。我不是上根性,簡約的話我是不想聽的。所以,我很喜歡在課本上把老師的筆記做成思維導圖,還不夠,還要在知乎上找人家的解釋,最后還要在簡書上寫,我才終身記得。
這可能是佛經上說的“根本智”啟發了,“后得智”就厲害了,可以一看就懂。讀書千遍,我要換多種方式學,最后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