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我深愛的土地

圖片發自簡書App

01

艷陽炙烤著大地,玉米苗收緊自己的身體以防灼傷稚嫩的皮膚,就連荒草也低下肆虐的頭顱,在這種時候不得不卑躬屈膝以求自保。只有黑土地敞開胸懷接納噴射的光束,以此證明雖歷經年輪的流逝,但經得起地老天荒。

比起夕陽余暉,我更喜早晨九十點鐘的太陽,是孕育希望的開始。可是現在我尤其反感,隨著太陽逐漸從東方升高,氣溫也會越來越高,對于蹲在地里除草的人們來說,將是一天最難熬的起始。

清早五點鐘起床,頭不梳臉不洗就趴在地里除草,已經十幾年沒有過的事了。不知怎的,端午節回家探親勤奮的好像不認識自己了。直到雙腿發麻酸痛,汗流浹背,才更認清自己。


02

自從上了高中,父母就沒再讓我下地干農活了,在他們的眼里,我似乎脫離了農民這個行當,可以不用從土地里尋求溫飽了。我也漸漸養成了不好的習慣,不再干農活,在家里的時候也幾乎不做飯了。

這也許跟經常離家有關,高中和大學時代寒暑假回家,每年能夠待上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正當農活閑季,也順理成章的立于事情之外。參加工作之后,在家的時間一年不足半個月,尤其是最近三年,每年回家兩次,每次不足五天,更是屈指可數。

離開家的時間越長,就越想念。城市的喧囂,讓我更趨向追求農村的恬靜生活。有時不知不覺,去買一些小時候吃過的東西,回憶自家種的柿子酸甜的味道,然后到處去買那種黃的有鄉土氣息的柿子,更愿意相信那才是最本真的滋味。

也許隨著年齡的增長,回憶過往是自然而然的事。而那種思念的感覺確實那么真實那么迫切。就像除草時我已經蹲不住了,可還是想再多干一會兒是一會兒,這樣父母就可以節省一些力氣,我也更零距離的親近大地。


03

來回二十幾個小時的火車,旅途勞頓,再加上老家的網只能連到E網,所以堅持更文的我,也給自己找個借口放了假。本來回來之后可以繼續的,又犯懶癌,擱置了兩天。不過不干農活也不寫字的日子虛無縹緲,所以走出舒適區,趕緊奮斗起來。

整齊劃一的玉米苗在土地里郁郁蔥蔥,母親說,這苗子一天一個樣。這句話,讓我想起了襁褓中的嬰兒,他們柔軟的身姿和無邪的笑臉總給爸爸媽媽一連串的驚喜。

這幼苗何曾不似是嬰兒,從翻地、播種、澆水、除草、施肥、到碩果累累,也同是一個孕育生命與傾心呵護的過程。

玉米苗的成長環境很是奇怪,一片地幾乎不生長雜草,但玉米苗也很少,間隔老遠才有一顆苗。另一片地長滿密密麻麻的各色雜草,玉米苗也出奇長的旺盛。

人生的道路何不也如此令人匪夷所思,越是努力越有阻礙,越是成功越有更多的困難。苦與喜,困難與成功相輔相成,我們仍在不斷的克服艱難困苦,勇攀高峰,這就是人生。


04

說起堅持不懈,我干拜于父親大人下風。天氣最炎熱的時候,我就遠遠的躲開太陽,找個陰涼的地方歇息。而越是這種時候,父親越在太陽底下勞作。并教育我們說,在大太陽下,雜草才更沒有重生的機會,直接扼殺在萌芽狀態。

這當然不是父親的原話,原話要比這句話實用的多,意思就是這個意思。借此機會反思了一下自己,遇到坎坷有時是不是避重就輕了,沒有在最恰當的時候使用最適合的解決辦法,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侍弄土地就像經營生活,經營人生。短短幾天,讓我思考好多的東西。人就應該多去實踐出真知。

我植根于的大地,就是這片我深愛的土地。正是這片沃土,養育我,培育我,輔我成長,教我做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