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派舍人無且持符節夜入未央宮長秋門,請長御(宮女之長)倚華稟告皇后,隨即征發皇家馬廄騎士及長樂宮警衛部隊,搬出武庫里的兵器。長安擾亂,都說太子反了。蘇文乘亂逃走,逃往甘泉宮,訴說太子各種不是。皇上說:“太子恐懼,又忿恨江充等人,所以發生這樣的變故。”于是派使者去召太子來。使者不敢去,回來匯報說:“太子已經開始造反行動,要斬殺我,我逃回來的。”皇上大怒。
丞相劉屈氂聽到變起,起身就逃,把自己的印綬都搞丟了,派長史乘快馬來向皇上匯報。皇上問:“丞相在干什么?”答:“在封鎖消息,還不敢發兵。”皇上怒道:“事情都鬧成這樣了,還封鎖什么消息!丞相一點也沒有周公的風范,周公不還能誅殺造反的管叔、蔡叔嗎?”于是賜給丞相璽書說:“捕斬反者,自有賞罰,以牛車為路障,不要短兵相接,以免殺人太多,堅閉城門,不要讓造反者出城。”
太子宣言告令百官說:“皇帝在甘泉宮病困,擔心有變化,奸臣作亂。”
皇上于是從甘泉宮來,到城西建章宮,下詔征發三輔地區臨縣的武裝部隊,轄區內二千石以下官員,都由丞相統帥。太子也派遣使者矯詔赦免長安各官府監獄所有囚徒,命少傅石德及賓客張光等分別率領。又派長安囚徒如侯持節征發長水及宣曲胡人兵團,都全副武裝,前來會師。
侍郎馬通出使長安,追捕如侯,告訴胡人兵團說:“符節有詐,不要聽!”于是斬殺如侯,自己率領胡人兵團入長安城。又征發水上船夫,交給大鴻臚(掌管諸侯及藩屬國事務)商丘成。因為太子所用符節都是紅色,所以在符節上加上黃纓,以示區別。
太子親自乘車到北軍軍營南門外,召護北軍使者任安,給他符節,下令他發兵。任安拜受符節,進入軍營,閉門不出。太子引兵而去,裹挾長安市民,得數萬人,到長樂宮西闕下,與丞相軍合戰五日,死者數萬人,血流入溝中。民間都說:“太子造反。”于是大家都不依附太子,丞相的兵越來越多。
七月十七日,太子兵敗,奔向長安城南覆盎門,司直(丞相助理)田仁率部負責把守覆盎門,認為太子與皇上是骨肉至親,不想逼得他太急,于是太子得以逃出。丞相欲斬田仁。御史大夫暴勝之說:“司直是二千石以上官員,應該請示皇上,哪能自作主張誅殺呢?”于是丞相釋放田仁。皇上聽說后大怒,派官吏責問暴勝之:“司直放跑了反賊,丞相斬他,這就是法律,你為什么要阻止?”暴勝之惶恐,自殺。
皇上又下詔,令宗正劉長、執金吾劉敢奉著策命去沒收皇后璽綬,皇后自殺。皇上認為任安老奸巨猾,見到事變,欲坐觀成敗,等誰贏了再選邊站,有二心,與田仁一起處以腰斬。皇上認為馬通抓獲如侯,長安男子景建跟從馬通抓獲石德,商丘成力戰抓獲張光,封馬通為重合侯,景建為德侯,商丘成為秺(du)侯。諸太子賓客曾出入宮門者,全部誅殺,跟隨太子發兵者,以謀反之罪滅族,官兵被太子裹挾的,全部流放到敦煌郡。因為太子還有軍隊在外,在長安諸城門屯兵防衛。
當時皇上暴怒,群臣憂懼,不知道該怎么辦。壺關三老(掌教化的鄉官)令狐茂上書說:“臣聽說,父親就像天,母親就像地,兒子就像天地所生的萬物。所以天平、地安,萬物就生長茂盛。父慈,母愛,則兒子孝順。如今皇太子是漢家嫡嗣,國家的合法繼承人,將承擔萬世之基業,體會祖宗之重任,在親情上,又是皇上親生的嫡長子。而江充呢,一個布衣百姓,街巷里的賤臣,陛下卻讓他那么顯貴,挾至尊之命以迫害太子,栽贓欺詐,群邪錯謬,以至于太子和皇上親人之間,也被阻隔而不能相見。太子進不能見到皇上,退則困于亂臣,冤苦郁結,哀哀無告,終于不忍忿忿之心,奮起而誅殺江充。之后恐懼被捕,于是子盜父兵,以救難自保而已。臣以為,太子沒有其他邪心。《詩經》上說:‘營營青蠅,止于籓。愷悌君子,無信讒言。讒言罔極,交亂四國。’嗡嗡叫的蒼蠅,止于籬笆墻外,慈祥的君子,不聽信讒言。讒言無限擴大,足以禍亂四方國家。之前江充以讒言殺趙太子,天下人無不聽聞。陛下如果不仔細省察,把一切歸咎于太子,發盛怒,舉大兵而求之,讓丞相自己將兵,則智者不敢言,辯士不敢說,臣深為痛心!愿陛下寬心慰意,不要對自己的親人太苛刻,不要追究太子的過失,不要讓太子長時間在外面逃亡。臣愿以一片忠心,獻出我的生命,在建章宮門外聽候處分。”奏書上來,天子有所感悟,但是還沒有明說赦免太子。
太子逃亡,向東逃到湖縣,躲藏在泉鳩里。主人家貧窮,常賣鞋掙錢來供養太子。太子有朋友在湖縣,聽說他很富有,派人向他借貸,于是消息走漏。八月八日,地方官吏圍捕太子。太子估摸著跑不掉了,于是進到屋子里,自縊而死。山陽男子張富昌為士兵,一腳踹開房門,新安小吏李壽沖進去把太子抱下來,但已經不能救活。主人在保護太子的格斗中被殺,兩個皇孫也同時遇害。
皇上為太子之死感到傷感,于是封李壽為李壽為邘(yu)侯,張富昌為題侯。
當初,皇上為太子建立博望苑,讓他招攬賓客,順從他的喜好。所以賓客中很多不是正統儒家,多有異端邪說之士。
司馬光說:
古代明君教養太子,為他選擇敦良方正之士,做他的師傅、朋友,朝夕相處,前后左右都是正人君子,出入起居都是正道,即便這樣,還是會有淫放邪僻之士混進去,而陷于禍敗。如今讓太子自己選擇賓客,從其所好。而正直的人難以親近,諂媚的人容易融洽,這是人之常情,無怪乎太子沒有好結果。
華杉說:
巫蠱之禍,對于漢武帝來說,幾乎是必然,從他封泰山,求蓬萊仙人開始,一生神神鬼鬼,最終就鬧出鬼鬼祟祟。皇上自己身邊都是方士巫師,然后弄得每個宮人都在找巫師,哪里還能為太子選出好師傅呢?
怎么評價太子起兵造反呢?江充要置他于死地,這是你死我活的形勢,所以殺江充是必須的。但是,殺了江充之后,不應該接著殺巫師,而是應該審訊獲得他們栽贓嫁禍的證據,要求面見皇上,也將自己戴罪之身,負荊請罪。但是,太子一來是狗急跳墻,慌不擇路,二來也是忍無可忍,真想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