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七月,即將離開美麗的溫哥華,去往旅程的下一站——多倫多。稍感安慰的是,據說加拿大西岸地區今年將面臨最酷熱的夏天,或許東岸會涼快些。
? ? ? 這一年里,經常打卡的兩個站點,滋潤旅人心靈的大學教堂和提供知識盛宴的UBC繼續教育學院,已成為記憶中閃亮的星辰。
? ? ? 去年初到溫哥華時,經常用雙腳探索所住的校園。一天專程跑去心理學學院,了解是否有合適的課程。雖然吃了閉門羹(那里只提供全日制的學位課程),但卻被幸運地指點到另一棟樓里的繼續教育學院,拿到當季的課程指南。網上授索一番,發現最適合自己的是“elder scholar老學者”和“Ageless pursuits永恒的追求”課程,內容之豐富讓人垂涎,音樂、繪畫、文學、歷史、科技、哲學、政治……最棒的是全部在上午上課,剛好適合下午需要忙碌于孩子學校—課外興趣班—廚房三點一線的自己。
? ? ? 上了大半年課,每次總是爭取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方便毫無心理障礙地使用翻譯軟件。上課有三寶:手機的Onenote(記筆記)、有道翻譯官app(快速整頁翻譯PPT難點)和教室免費提供的兩大杯咖啡(提神醒腦)。
? ? ? “老學者課程”名符其實,同學基本都是銀發族。有兩季的上課地點,為方便長者同學,課室就在社區老人院的會議室。課間休息時,咖啡或茶的愛好者們會在教室后面聊會天。在時政課上認識的華裔長者Gwen讓人印象深刻,一頭漂亮的銀發,雖帶著助行器行走不便,但仍經常在不同的課堂上見到她。幫她倒過茶水,因此熟識起來。祖籍上海的她出生在加國,已不大會講中文,別看身材嬌小,她以前從事的卻是腦力和體力結合的工作——雕塑創作,在downtown的公園有她的城市雕塑作品。兒子在倫敦某大學教政治經濟學,估計她選修時政課程,母子間多了更多的話題。
? ? ? 總覺得這些銀發同學中臥虎藏龍,上課時經常會向老師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高大上問題。在上古典音樂欣賞課時,老師彈出一段陌生的旋律,竟然有同學脫口而出——“舒伯特”,老師如獲知音般點頭贊許。這位大神同學的功力真讓人好奇他之前是干啥工作的,菜鳥級別的我最多只能聽出命運和歡樂頌的旋律。每個人,都有可能是一座寶藏。
? ? ? 前來授課的老師年齡跨度很大,有正在UBC讀研讀博的年輕學生、各科系的中年學者,或是與學術搭檔了一輩子的老教授。每位老師都有不同的上課風格,如果選最喜歡的老師,我會把票投給講火星任務的老師凱瑟琳和開音樂欣賞課的杜克老師。
? ? ? 凱瑟琳老師是一位星球物理學家,她授課的那段時間,剛好媒體正報道捕獲的黑洞相片,上她的課特別有代入感。她讓大家帶著系列問題,設計測量火星地震帶的任務——發射、到達、登陸、攜帶的工具。高深的主題,被她深入淺出地帶出,舉重若輕。在她的引導下,一堆超齡學生如好奇的孩子,分組討論時熱火朝天。她還分享了許多她志愿為青少年上科學課時,孩子們的許多科技手工創作,想象有多少孩子探索世界的夢想被她點燃,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 ? ? 第一次上杜克老師的古典音樂欣賞課,還是在寒冷的冬季。這位每次打著不同款領帶的老紳士,臉色紅潤,一上起課來活力四射。說起音樂家的故事,就象生活在那個時代之人,放音樂時自己禁不住隨著旋律搖頭晃腦、抑揚頓挫。當音樂響起,小小的教室頓時變成一個穿越時空隧道的奇妙空間,而老師就象一個把珍藏的寶貝端出來與眾人分享的老頑童。有時,聽完一段勃拉姆斯速度變化激烈的匈牙利舞曲,杜克老師會俏皮地說~亨利叔叔剛去世,葬禮進行曲莊嚴而肅穆,第二天早上,有一個律師來敲門,告知一個消息,亨利叔叔的遺產N萬鎊全部由你繼承,勃拉姆斯馬上沖去喝上一杯喜愛的匈牙利咖啡。旋律中也能聽出不一樣的幽默感。
? ? ? 音樂即人生,杜克老師說,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每一次上課,自己都持續地有更多的新發現。一位充滿熱愛的老師,讓人每次上課也滿懷期待,所以當他的夏季課程一推出,馬上報了名,可惜秋季已將身在另一個城市。
? ? ? UBC大學被稱為加拿大最美麗的校園——“西海岸的明珠”,不僅在于四季各異的校園風光,也在于這點滴間流露的人文關懷。各種假期為孩子籌劃的Camp營會,為長者呈上的多元課程,這一年里飽滿的體驗,充實了異鄉的時光。
? ? ? 即將離別,與教會英語課的姐妹們吃川味烤魚聚會后,來自鄭州的歐洋留言~“來到溫哥華,真心感到隨遇而安就好。大家都各自安好,好好享受生活。一生中有這樣一次相聚,是種緣分。” 剛好說出了心里話,一夕一會,安住當下。
? ? ? 周一上午,杜克老師用一句話開始了新的課程~“音樂就象溪流,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銀發的女同學們,許多穿上盛裝來上課,受她們影響,我也把衣櫥中的傘裙翻了出來。前座的女生每天都戴上不同款的耳環,今天是特別的啄木鳥造型。Ageless pursuits,永恒的追求,不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