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候學經濟管理,很多具體的概念都忘掉了,記得最清楚的是老師講如何區分管理者和領導者的不同。
管理者是做正確的事情
領導者是正確的做事情
隨后對于什么是正確的事情做了不斷思考,聽到過不少震耳發聵的言論:
人生最可悲的在于花了一生的時間爬梯子,爬上去之后,才發現爬上的不是你想要的那堵墻
什么是正確的事情?
最合適自己的事情,是正確的嗎?
剛畢業的時候,想著大學四年的苦暗戀,然后硬生生的錯過了自己覺得很有默契的一個人,得出了一個結論:
所謂正確的事情就是適合自己的事情,所以我放棄了虛幻的感情,開始專注于實實在在的生活。
在13-15年那個時候知道移動互聯網是趨勢,也在工作之余學習 手機APP的制作,但是做適合自己的事的信念,讓我繼續留在原來的行業里面深耕細作。
慢慢看到公司8-12年的同事,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模樣,心里有很多不干,這是合適我自己的事情,可是它離我心目中通往正確的事情的道路越來越遙遠。
做正確的事情的核心不是做最合適自己的事情,在沒得選的情況下,能做正確的事情才是最合適自己做的事情,在有很多選擇的情況下,做正確的事情是。
做那件時間越長價值越大的事情,比如智力投資,比如關注成長
正確的事情,不單單能改變你的認知
訓練技能也是,花一個星期練習怎么玩魔方,對自己的生活能有 多大改變?----讓你體會到了魔方也不過如此,還有什么? 它能讓你長期去研究,不斷的提升你的生活品質嗎?----不能。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個技能就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正確的事要能改變你的生活
學用python ruby,是正確的事情。
一種計算機語言能給你新的認知這個世界的方式,這兩種語言主打的共同點都是編程的效率提升而不是程序效率的提升。這對于我有大大的好處,我非常擅長的是C語言,這種語言更在乎的是計算機怎么想,我們怎么壓榨計算機的性能,但是編程的過程效率很低。學習這兩種語言能讓我在不要求太高的程序效率的時候快速完成。這兩種語言自己也有分歧,python說做一件事情有一種方法,這樣大家都能看得懂。ruby 說做一件事情有很多中方式,你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他們能不斷的提高我做事情的效率,而且越用越熟悉,還可以以它為生。寫作,是正確的事情。
寫作是一種修煉自我認知的方式,你將一件事情,寫下來的時候,你就不用自己留在腦子里了,我們的大腦是緩存很小的,一組隨機數,未經訓練的我們能記下的不超過10個,而且你要知道,在我們思考的時候,還有其他事情還要占用著緩存。我思考的不深入,導致我們就寫不出好文章,我們不將想法寫出來,導致我們思考的不深入,看著是互為因果關系,其實不是,草稿和思考是互為因果的,但是最終的好文章不是。演講是正確的事情。
演講是我們與多人交流的方式,知識和智慧的價值,只有在傳播出去才會有價值,否知在一個信息孤島上獨自死去和沒有這種知識和智慧的差別不大。學習學習是正確的事情。
學習是我們改變自己大腦回路不二的法則,我們出身,我們的膚色,我們的民族我們都無法選擇,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認識這個世界和它互動的方式我們都可以選擇,這些選擇能否成功一部分靠的是機會,更多的是靠我們的學習,我們的認知。而且你學的越好你的機會就越多。學習如何學習便是重中之重了。
真正會學習的人,學習過程應該像打游戲一樣,會讓人上癮的。洞察人性是正確的事情。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對于人性的洞察是我們在這個世界生存的必修課。人性有善有惡,就是如此晦澀。只有洞察了,理解了,并與之共舞 ,才是我們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