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是一個充滿壓力的時代,而身處這樣一個時代,我們與其勞心于燈紅酒綠、朝酒晚舞,倒不如挑一個周末,燉上一鍋香噴噴的牛腩,和你的家人一起享受這一鍋的溫情洋溢。
我想先談談神曲。
前幾年出現的《忐忑》、《最炫民族風》、《小蘋果》、《江南style》。后來的“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和“Duang,Duang,Duang”,再到大張偉的那首《倍兒爽》。仿佛每隔一段日子就有那么一首所謂的神曲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
我常常在想,這些所謂的神曲為什么可以在那么短的時間內突然爆紅?一個人“Duang”了半天,我總算得出了一個結論,大概是因為這些歌曲能夠以最簡單的方式傳遞快樂,而且不分年齡段。
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聽到這些歌曲,都能夠感受到最直接的快樂。大部分人平時都喜歡聽歌。歌曲有助于我們緩解壓力,調整心情。不論開心的歌還是悲傷的歌,只要是正常的歌就都有治愈的功效。
就拿開心的歌來說吧,開心的人聽開心的歌會更開心,難過的人聽開心的歌會變開心。
前提是,你得聽正常的歌曲。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聽快樂的歌曲,比如失戀的人就往往鐘情于苦情歌。那么情歌是如何治愈的呢?很簡單,情歌巧妙的利用了“我可以慘,但你得比我還慘”的人性。
唱苦情歌曲的歌手往往嗓音滄桑,用情至深,心中萬般苦痛不堪言,仿佛隨時會有七竅流血,四腳朝天,當場暴斃的生命危險。
唱歌的如此,聽歌的卻不同。
那些喜歡聽苦情歌曲的聽眾們一聽,“哎呦我X,這唱歌的怎么這么慘?跟他比起來,我這點慘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情歌就是這樣完成治愈的。
對此我只想說,神曲不神,聽者太神。而聽者之所以神,是因為大家需要一份穩定。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充滿變數的年代,變數越大,人們所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不湊巧的是,中國人剛好沒有信仰。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在面對壓力的時候,往往除了舉手投降,就只剩下一句“你一槍崩了我吧”。
(二)
某日無聊,出去轉了轉。這一轉不要緊,我轉明白了一句話:“生活就是一個壓力接著又一個壓力。”走了不到一千米,人們唉聲嘆氣的聲音就跟錄音機似的,沒完沒了。人們滿面愁容的樣子更是像幻燈片似的,一張接著一張。
“哎……”正走著,迎面傳來了一IT男的嘆息聲。不知道他“嘆”爽了沒,反正從他的嘆息聲中我獲得了兩個信息。第一,我知道了他晚上吃的是韭菜餡。第二,這哥們壓力真是大,氣很足。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北京之所以霧霾會這么嚴重,和人們整天唉聲嘆氣有某種必然的聯系。話說,誰沒有壓力?學生有學生的壓力,上班族有上班族的壓力,當老板的也有當老板的壓力。連小三兒現在都有壓力。整天擔心著會不會出現小四兒,小五兒,生怕自己小三兒地位不保。
人們喝完大酒說大話,壓力越大越虛假。
這些壓力又如何能避免呢。令我感到詫異的并不是壓力,而是在這么大的城市里,釋放壓力的地方居然寥寥無幾。
(三)
處處壓力,何處解壓?
談到解壓,你會想到什么地方?酒吧?夜店?各大名勝古跡?各大博物館?各大公園動物園植物園?我看還是去天安門廣場跑幾圈來得實在。
不過無論怎樣,幼兒園永遠也不是你解壓的地方。
很久以前,我參加過一場狂歡。參加的原因如今已經記不清了,但那場狂歡我沒敢忘記過。說真的,當時我也不知道我為什么要加入他們。我擠進人海,左右張望著。身邊的人群很復雜,有穿著光彩艷麗、嗷嗷露點的年輕人,有扛著小孩子的大孩子,甚至還有兩鬢斑白的老頭老太太。所有人都在同一個廣場上,我們跟著富有節奏感的音樂,擺來擺去。開始我還挺不好意思的,身體搖擺的程度很小,估計看著跟只大龍蝦似的。等到主持人上場以后,我就從大龍蝦進化成超級大龍蝦了。我們在主持人的指揮下搖擺,尖叫,吶喊。
有那么一瞬間,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怎么形容呢,我想那是一種快死了的快樂。
當時我的樣子很難形容,我只記得,我潛意識的對自己說了一句:“完了,你丫這是瘋了??!”
話音未落,我就對自己實實在在的說了一句:“瘋就瘋吧,人這一輩子能瘋幾回啊!”
我身邊都是瘋子,巨大的瘋子,一般大的瘋子,中等大的瘋子,小瘋子,還有幾個迷你小瘋子。
實話講,如果這個世界只有瘋子才配擁有快樂的話,你們都給我閃開,我第一個舉手報名。
雖然變成了瘋子,但那時的我卻擁有最單純的快樂,任何人任何事都沒資格也沒權利打擾我。其實根本不可能打擾我,因為我幾乎處于一種失控的狀態。我什么都不用想,腦子里被嘈雜的音樂聲和人們的吶喊聲塞的滿滿當當。本身就沒什么形象的我更顧不上什么形象不形象的了,先享受快樂再說。想要獲得就必須付出,的確是這樣。
我付出的是一毛不值的個人形象,收獲的卻是千金難買的快樂。
我們往往太看重個人形象,以至于我們把精力都放在如何包裝自己,如何經營自己,也因此,我們錯過了很多原本應該屬于我們的快樂。沒有人知道,我們眼中的瘋子要比我們快樂多少倍。
(四)
論心無完人,論人無完心。
曾經碰上個逗比網友。他曾說:“你們肯定都以為我是瘋子,說這人怎么這操行啊,其實你們錯了,哥們兒每天做他媽三十幾站地鐵,見到陌生人都不說話,只能低頭玩手機。在單位,裝完兒子裝孫子。偶爾出去玩,朋友之間又有隔閡。好不容易上個網,再不和你們聊聊天,毫無顧忌的做會兒自己,那我就不是我了?;蛟S有一天你們就會覺得,不是我瘋了,是大家都瘋了,只有我是正常的?!?聽他說完,我瞬間有一種被代入的感覺,雖然圈子不一樣,但我覺得我可以體諒他。
拋開一切來說,大家都想要做自己!
我想,這就是很多人沉迷網絡的原因:有時候虛擬的網絡世界比現實生活更允許你真實。
擁有什么都不如擁有一個真我。
我倒希望自己和大家都能像小孩子們學一學。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有一樣的感受。每次陪小孩子玩,當我們玩的筋疲力盡的時候,小孩子們卻仍然像小奧特曼一樣,精力充沛,活力無限。按理說,孩子的體力是遠遠比不上大人的,但為什么孩子永遠玩不累,大人玩會兒就累。
就是因為小孩子擁有一個絕對的真我。
不是小孩子的體力比大人好,是孩子們更懂得如何休息。小孩子在肉體休息的同時也可以得到高質量的精神休息。休息就是休息,小孩兒什么也不會想,也沒什么可想的。大人也休息,但是大人卻沒有孩子會休息,大人往往只能完成肉體上的休息,卻很難得到高效的精神休息。因為大人有壓力,就算是休息也無法全情投入,所以大人們的休息往往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
這就很好解釋,為什么小孩子永遠玩不累。
衷心的奉勸“大人們”和“即將成為大人的小孩子們”一句,如果您想休息,就請先放下家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七大姑八大姨。您沒那么強大,好好睡一覺吧。
該讓自己休息的時候,請貪婪一些。
(五)
誰也不怪,誰也不賴。但凡是一座“設施齊全人滿滿”的城市,就肯定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五花八門的城市問題,來源于五花八門城市的壓力,這些壓力確確實實影響了并且將無休止的繼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壓力從來就不知道什么是人情味兒。
我們肯定會被生活影響,但請不要被生活改變。壓力固然很大,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就要屈服于壓力。羅曼羅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生活太值得我們熱愛了,因為你不熱愛它,它肯定不熱愛你。如果你熱愛它,其實它也不一定熱愛你。
但不試試,你怎么知道?你甘心嗎?
對待城市壓力,我們不是沒有辦法,卻也沒有多少辦法。少之又少的有效方法就是調整我們的心態,在可以休息的時候,全情投入,盡可能的得到高效休息,盡可能的接近那個真我。當然,不懂得休息的人,就算喝一車脈動,也無法脈動回來。
何以解壓?唯有脈動!
可以解壓,但別卸載。
就在剛剛,那鍋小牛腩燉好了。只要你去聞一聞就會發現,香味兒這種東西向來不懂得什么是矜持,恰好我也不想懂。
那么現在,我準備去喂飽自己。
而你準備好和我一起了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安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D:VIP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