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都樂“喬遷之喜”,搬了新家就得呼朋喚友吆五喝六的慶賀一番,方顯得大喜之樂。小時候家里蓋了新房子,也很享受這種喬遷之喜的。那時候,家里會擺酒席,所有的親朋好友都過來慶賀一番,好不熱鬧。可是越是長大,越是害怕這種“喬遷之喜”了。
在外工作,最大的不好之處就是沒有家。雖然有地方住,但寄人籬下的房子不叫家。我是2010年來南寧讀大學的,那也是我第一次離家遠行,住在八人宿舍,一開始很不適應,非常的想家,但是人多的好處就是熱鬧,它會慢慢沖淡你的思家之念。身為獨身子的我,從小都是自己跟自己玩,好不容易有伙伴了,還都是來自天南地北的,不一樣的習俗習慣,樣樣都有趣極了。
在宿舍住了三年,大四的時候,在一家傳媒公司上班,但離學校有段距離,老板人好,準我在公司吃住,雖然沒有單獨的房間,只是在大辦公室里隔出一張床的位置,買了個床墊,直接放地上,也算是安家了。雖然條件不咋地,但是想想睜眼就可以上班,累了就可以睡覺,想想也是滿足了。
2014年6月份我畢業了,繼續住在公司,10月份的時候公司需改變發展方向進行重組,而我由于某個契機進了當地電視臺。公司是住不了,但是公司的制片人讓我住在他家,四室一廳的大房子,我擁有一間。因為長期沒有打掃,很臟,對有潔癖的我來說簡直要命,住進去的第一晚就想回家。但是想想還是忍下來了,第二天一早起來就開始全面的打掃,最后雖然沒有全面清理干凈,但至少達到了我自己的要求,又是一間房,還是沒有家。
今年,制片人也要北上發展,房子要處理掉,住了一年多的房子又要搬出來了。面臨著人生中的第一次找房,花了兩天時間,找到城中村一間單間配套,不足25平米的地方,光線陰暗,但離上班的地方不過幾分鐘的步途,也就將就下來了。搬了兩天家,打掃了兩天,也算安下來了。
住進去的第一晚,由于房子隔音差,里面住的人又多,半夜都還有人上下樓梯啪啪響,床也很劣質,動一下就咯吱咯吱向,床頭的窗戶還漏光進來,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一個人看著小小的房間,煩躁得想抓狂。而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懦弱的想家,我在想我到底是不是個男人,動不動就想家。但我發現,想家并不矯情,想家是一個人最原始的情感,就像愛一樣。
第二天我就開始簡單的修理了一下床,把床頭的窗戶用紙糊上,心態調整了一下,果然第二晚的不適感少了很多。
家的意義不在于住的地方有多大,而在于里面有誰。即使是25平米的房子,當只有你一個人的時候,你也會覺得空蕩蕩的,這種空蕩蕩不僅體現在空間上,更是在心理上的。很多時候我都在羨慕別人的生活,想著我要有他們那樣的條件就好了,可是想著也是徒然的,我畢竟不是他們。
你的出生決定了很多事情,但你的人生軌跡卻不會因為你的出身而就此限定。我心中有目標,但是我時常會糾結是安于現狀還是接受未知的挑戰;我心中有想法,但卻很難選擇是遵從內心還是妥協于父母;我想著找一個人談一場戀愛,卻又嫌麻煩,幾多顧慮。所以,原本應該很幸福的生活卻被我自己弄得陰郁極了,這都是矯情。
其實,所有的事情換個角度,往好的方面想的話,格局會很不一樣。不要把別人的生活強加到自己的頭上徒增壓力,你有多大的能力就會過上什么樣的生活。做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