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府涵
最近加入簡書,開始寫作,開始讀書。這似乎為我打開了新世界。世上有意義的事情那么多,只要你愿意付出時間,總會在某一領域成為一只小牛人。可嘆,又要工作,又要柴米油鹽,周末還想休息,而那個每天無憂無慮無人管的大學四年,早已離我遠去。
大學四年竟然被我奢侈的荒廢掉了。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不會那樣過我的大學。
可能由于高中時候太刻苦,可能由于高中時候有人管,或許是因那時目標太明確,學習生活充實得沒有縫隙。高考后把所有的復習資料和書都賣了。怕暑假沒事做,我還買了本四級單詞,想著提前為大學做準備。
大一上學期的前兩個月,我還會翻翻單詞書,感覺不上自習就不舒服。漸漸的。周邊的人有戀愛的,有看電視劇的,有玩游戲的,有做兼職的,我也逐漸加入了宅在宿舍的隊伍。
沒有人約束,沒有目標,沒有要求,甚至沒有課后作業,在大學這片自由的土地上,我慢慢的喪尸了成長的動力。一切為了期末考,經過高考碾壓的我們對于考試都有自己的方法,考前隨便抱抱佛腳,都能通過。通過這種一兩天的努力還能拿到獎學金。
高中總感覺睡眠不夠,每天恨不得拿牙簽撐開眼皮去聽課;大學仍然睡眠不足,不知每天在做什么,總是很晚都不舍得睡。經常在課堂上找個后排的位置趴著睡覺,老師在講臺上的講授成為最動聽的伴奏曲。沒有人會把你叫醒,邁入大學的門,你已經成年了,再不是中學生。
那時手機真是一個好玩具,醒來玩兒,路上玩兒,上課玩,夜里抱著睡著,醒了接著玩。用手機談戀愛,用手機聽歌、看視頻、玩游戲。當然。也有人用手機看電子書,查單詞,寫日記。
社團活動,不過是去湊數,有時是去當免費勞動力,有時是去當觀眾。當然有主要的活動份子,在里面收獲滿滿,而我只是小小的可有可無的一員。這完全因為我跟隨大流選擇了好幾個集體,最后卻沒有對任何一個組織傾心付出。很多組織中,20%的人完成了其中80%的工作,我選擇了去和大多數人完成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這樣不會累,學期末還可以給綜合測評加分。
大學時,我偶爾會思考一下,那么年輕的我,在做什么?揮霍青春么?可是,一覺醒來之后,接著玩。
離開大學后,才發覺,那里如此自由,如此活潑,可以做的事太多。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認真讀書,把圖書館里喜歡的書都印上我的指紋。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好好學習,把專業啃透,不枉我四年的學費。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培養一個愛好,并使它成為我的技能,跳舞、畫畫或歌唱。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多出去走走,讓自己的笑臉出現在更多美麗的風景中。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學習賺錢,早一點讓自己經濟獨立,選擇我愛的生活。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早一點學習寫作,即使不能成名,也積累了大量的文字。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早起,規律作息,免于過早進入亞健康的狀態。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給自己創造一個美好的回憶,不會像現在回想起過往,滿是遺憾。
四年,真是太長了,如果鉆入某個領域,肯定會有有所成就。四年又太短,如果揮霍,轉眼即逝。青春有幾個四年?二十多歲有幾個四年?
畢業論文是對付的,考試時突擊的,除了學會穿衣打扮吃喝玩樂,還有太多需要學習。不說為職場做準備,不說為父母減輕負擔,單單為了自己,這四年,著實應當好好規劃一番。
有人用四年的時間積累財富,有人用四年的時間學習技能,我哪種都不是。我不能重來,只能在現有的基礎上,細心經營。如果你還在我回不去的那個大學,你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著你,請一定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