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炒區塊鏈,自己稀里糊涂進去了下又出來,清醒不少,更夸張的是,發現區塊鏈這東西跟我們的生命何其相似。
先說下區塊鏈,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條鏈,無分支,由一個一個區塊按時間順序不斷疊加而成。以比特幣為例,寫下第一個區塊后,十分鐘后比特幣網絡的信息會被打包成一個區塊,這是第二個,然后第二個與第一個相連,依次類推。
--------------------------------------------------------------------------------
<一>組成與價值
我們如何評價一條區塊鏈的價值?還是以比特幣為例,交易量是關鍵指標,因為交易越活越活躍——說明越收市場認可——單個區塊的信息越多價值越大——整條鏈的價值越大。
人的一生,由許多段時光組成,后一段時間時光與前一段時光相連,以此類推出整個生命。那么我們都是怎樣評價我們生命價值的呢?一個角度,仍然是看單個時光段過的充實與否,然后再一個一個加起來。
--------------------------------------------------------------------------------
<二>單點不影響整體
區塊鏈的維護是全網節點的維護,在智能合約體系下,各個節點都有機會維護,而這種去中心特點,使得整條連的單個節點受到攻擊并不影響整條鏈的運行。
我們的生命同樣應該如此,假如某段時光沒有努力過好,最重要的是抱有積極樂觀心態,過好下一段時光,單段時光不應該影響我們整個生命質量。(當然我們盡量減少質量低的單段時光數量)。
--------------------------------------------------------------------------------
<三>不可竄改
區塊鏈網絡里,每個區塊被打包完后有個細節——蓋上時間戳,一旦加蓋,則信息永遠不可竄改。
同樣,我們度過的每段時光也顯然是不可竄改的。然而,人們卻經常假設當初如果怎樣就好了。下次再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提醒自己,時間戳已經蓋上了,連這種假設都不要做啦!
--------------------------------------------------------------------------------
<四>人性
任何技術世界里哪只有技術那么簡單,好故事還在繼續,它一定會扯上人性。
經過幾年的慢慢發展,近兩年區塊鏈市場進入爆發期,尤其以比特幣、以太坊為首的幣種進入交易所、各種代幣的ICO最為熱鬧。于是多數人關心的不再是區塊鏈技術給人們會造成什么影響,而是我得進去撈一筆,而且是根本不懂這項投資的散戶在投。那種瘋狂的跟風程度,魯迅老爺子如果能看到,肯定會感慨,無論人類科技進步多大,人性依然和百年前無異。盲目跟風的劣根性,此刻體現得赤裸裸。
--------------------------------------------------------------------------------
<五>我們還相信我們的價值觀嗎
9月4日,七部委叫停ICO,多數人跳水割肉不奇怪,奇怪的是部分堅稱價值投資的人慌張得比誰都厲害。我們還相信我們的價值觀嗎?后來我自己問自己,反復問自己,用下邊的這張圖
------------------------------------------------
以上。哦,對了,寫完這篇文章,比特幣世界又新增了10個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