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當助產士把剛剛出生的你放到我懷里時,我正精疲力盡地癱躺在產床上不知所措,甚至擔心你會不會從我身上滾下去,竟然沒有想到要緊緊地抱住你。
在助產士的提示下,我把雙手放在了你身上,你那么小,那么安靜,一定和我一樣緊張吧。和你說的第一句話,可能是“歡迎你”,或者是“我愛你”,或者是“我是你媽媽”。請原諒,越是關鍵的時候,我越記不真切。
很快,助產士又把你抱走了,本來靜悄悄的你開始大聲啼哭,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你那么需要我。
你三個月的時候,突然有一天,我發現自己的乳房總是松松軟軟,不再有先前漲奶的感覺。我開始緊張起來,純母乳計劃會不會就此泡湯。在網上找來各種偏方,喝豆漿、用通草和各種根莖蔬菜熬湯,最后還到醫院開了七副中藥。
還好,只吃了三副奶水就回來了。倒不是中藥起了多大作用,而是終于明白不漲奶屬于正常情況,我的身體正在適應你的食量,而我的無知卻讓你挨了幾天餓。
請原諒我愚蠢的行為吧。為了讓你吃頓飽的,我決定把奶攢起來,試著給你喂奶粉,可是你非暴力不合作,一天都不怎么吃奶瓶,直到晚上才對著奶嘴好一陣哭鬧后,實在抵不過饑餓,勉強喝了150毫升。
那一刻我心痛到極點,你那么需要我,我卻無能為力。
也是在那個夜里,我看了好多媽媽們追奶的文章,明白奶不是攢出來的,越吸才會越多。我立即從床上爬起來,果真用吸奶器吸出了150毫升。第二天凌晨,你醒來后我就一直把你抱在懷里喂奶,只要你想吃就一直喂,只用了半天時間,奶就追回來了。
母乳是一段多么美好的體驗,雖然剛開始,我們磨合了一段時間,乳頭龜裂也要強忍著疼痛喂奶。但是慢慢地我們配合得越來越默契,聽到你的啼哭乳汁自然分泌,不可思議。
上班以后,我知道你特別不容易,要學著吃奶瓶,學著適應沒有媽媽在身邊時怎么打發時間,但是下班一回到家,你已經調整好了情緒,帶著飽滿的笑容撲到我懷里,送給我甜甜的笑,然后飽飽地吃上一頓。
等到你一歲,會叫媽媽了,你會在吃奶的間隙,突然松開嘴,笑咪咪地叫我一聲媽媽。幸福的感覺莫過于此吧。
本打算把這樣的幸福延續到兩歲,但是你一歲半的時候,因為我對口腔清潔的疏忽,你被拔掉了一顆門牙。拔完牙時傷口還在留血,醫生讓我用棉花球堵住牙齦,可是我發現很難完成這個任務。你因為害怕不停地掙扎哭喊著媽媽,我只好緊緊地、緊緊地抱住你,不停地安慰,再試圖堵住傷口。有時候,在你最需要我時,我能做的卻極其有限。
在看牙、拔牙的這段時間,陸續停了奶睡、斷了夜奶,再徹底斷奶,我們之間雖然少了母乳的聯結,但多了語言的互動。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找媽媽,摔倒了,第一個救助的是媽媽,吃零食時,第一個分享的是媽媽,就連睡著了,嘴里咕嚕最多的還是媽媽。這就是被需要的感覺,是我三年來和你相處中最大的滿足。
謝謝你。
還有幾個月,你就要上幼兒園了。為此,我們一起看上幼兒園的繪本,一起做老師和小朋友模仿游戲,帶你上早教中心的半日班,抓住機會采訪上幼兒園的哥哥姐姐……
做這些,是因為直到現在我還記得自己小時候上全托的日子。那時候,我的爸爸媽媽(也就是你的外公外婆)因為工作關系分居兩地,只有周六我的媽媽才會來接我,周一又把我送到幼兒園,每次上幼兒園的路上我都哭得稀里嘩啦,并在分別那一刻達到頂峰。那種感受一直藏在我心里直到上大學乃至工作,每次從老家回北京都會不爭氣地流淚。
所以,現在我們一起努力,在上幼兒園之前提前釋放掉分離焦慮。
其實,除了上幼兒園這件事,在很多事情上,我都開始通過回憶自己的童年來揣摩你的感受。我能想起的事情,差不多也是從三歲開始的。
比如,我號召小朋友向天上拋磚塊,結果一個小朋友眉骨被砸出血;我躺在木板樓梯上,唆使鄰居小朋友把我推下去(我以前不小心滾下去過,感覺很好玩),結果頭上摔了大包,鄰居還提著雞蛋上門陪禮道歉;和鄰居小朋友晚上在小樹林里瘋玩不肯回家,被外婆用竹簽抽回了家;還有一次,我不知道犯了什么錯,被外公外婆關了黑屋子,尿了褲子還嬉皮笑臉,他們忍無可忍又聯合起來打了我一頓……
天啊,我怎么能記起這么多三歲的糗事,你肯定也能記住自己的三歲吧。
因為記得,所以懂得,即使你發再大的脾氣,我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擁抱你,安慰你,去體會你的感受,說出你的感受;即使在旁人看來你多不靠譜,我也要先從自身找原因,從根源去解決問題。
但是,請你明白“知道” 和 “做到” 是有距離的,我承認有三次,真的只有三次,因為你的無理取鬧,我沒有控制住自己,在抱你起來時假裝用力過猛,順勢掐了一下你的屁股,也有一次,你在外面玩小朋友的玩具時,因為那位小朋友也想玩,我生硬地要求你把玩具還給人家,你哭得很傷心。
所以,也請你給我一些時間,我正努力學著做更好的媽媽和更好的自己。說來,還要感謝你,有你的這三年是我成年以來做事最有效率的三年,最自律的三年,提升最快的三年。我把對你的期望都先轉化成對自己的要求,只有我做到了,才有信心讓你做得更好。
但是關于怕狗這件事情,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克服了,只能靠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