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自從邁入了移動互聯時代,碎屏式閱讀便是大勢所趨了。不出意料,時不時就會在朋友圈看到一眾的胡蘭成致張愛玲啊、沈從文致張兆和啊,甚至連一貫不喜的徐志摩先生也客串了一回致陸小曼小姐的一封情書。
? ? ? 很多人對上溯諸位先生的生平事跡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盲目的喜聞樂道諸先生一時的煽情文字,而盲顧后續。
? ? ? ? ?姑且不論人品單講片段認識。
? ? ? ? ?首先來說,我為什么不喜歡徐先生。
? ? ?五四以后,甚至可以遠溯至清末以來,留學東西洋已是一種風氣。不僅僅達官貴胄之家,就連那些中產之家也熱衷送子涉洋。五四后,鍍金歸來的海歸徐先生一味的熱衷西方糟粕文化(當然西方文化是有好的一面,比如平等公正自由之類)完全拋棄自己老祖宗的珍寶,隨著自己的感覺走。罔顧傳統道德,一生無數次不顧一切沖破所謂封建樊籠只為滿足自身的個人情欲。難道不是嗎?
? ? ?感情和情欲應該是兩碼事,而我們徐先生為了所謂新歡伊人。罔顧舊愛薄情寡義,不念舊恩。豈不知“糟糠之妻不下堂”。好逑還自罷了,求之不得依舊快刀斬亂麻下狠心拋妻棄子,逼其墮胎..升級版的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在此不在贅述。
? ? ?固然感情是兩個人之間很隱秘的事,不應由第三者觀之道之。但觀此先生行徑和我們的國子監祭酒郭沫若郭大詩人有何異?但對比二先生。郭先生還是有能拿的出的才情的。而我們的徐先生呢?推崇者自然會提所謂的新體詩《再別康橋》,并云若非意外早逝必有大作。然,再怎么看新體詩,也不過是合在一起是散文,拆開了就成了詩歌毫無韻律美毫無節奏美駢散都不濟的怪胎,《康橋》也不過是比“老干體”強那么點的寫景散文。
? ? ?胡蘭成,沈從文至少可以算得上是有真才情的大文人。大文人從古至今都一樣。看一下白居易,蘇軾等人是怎樣對待各自府上的歌姬丫鬟便知一二。在對待女人如玩物這方面紀昀紀曉嵐堪稱各種翹楚,嚴重懷疑此公是性癮癥患者。但相較于封建時代的大文人。胡蘭成,沈從文等民國文人畢竟是受過西方文化影響的。不可能不知道一夫一妻這種觀念。
? ? ? 而我們的"鄉下人"沈從文做的是什么。肉麻的情書死纏爛打之后追到了自己的女學生。你以為故事完了嗎?遠遠沒有。移情別戀.婚外情一個都不少。一度是“家里紅旗家外紅旗都不倒”魚與熊掌不知取誰。任你無良傳記作家還有文學作品怎么渲染一副情深義重。所謂的名門才女不過是不諳世事人情的少女,你愛慕他的才華為一句“知道你會來,所以我等”徒然的感動。卻不知你也許只是人家一小段時間起興愛慕的對象,乃至是獵物。那種炙熱的愛多數是來的快去的也快,一旦新鮮感過后很難保存的。等心思單純的姑娘成了為生活所迫的婦人,柴米油鹽之間卻終敵不過流年里的第三者。那滿腹牢騷與不甘不知還能與誰人訴。
? ? ?至于胡蘭成這個漢奸大文人,歲月不曾靜好,現世不曾安穩。倘沒有他的辜負也許成就不了張愛玲的大才情。但這只是讀者有幸作者心苦了。似愛玲那般聰慧的女子也只能哀嘆振保除了紅玫瑰還有無數白玫瑰。只留下孤零零如煙花一樣的女子,胡蘭成之于女人,就如同賈寶玉之于女人一樣。一樣的懂得,一樣的愛惜,一樣的成為女人命中的魔星。他與張愛玲,是于千萬人當中相遇并且性命相知的,所以才令張愛玲在夢中喊出“蘭成”二字……張愛玲對胡蘭成,是完全傾心,沒有任何條件的,哪怕胡蘭成在贊美她的時候,也一樣的贊美著她的好朋友炎櫻;甚至胡蘭成與她在一起時,還偷與蘇青密會,被她撞個正著。雖然心頭酸楚,但也罷了,因為眼前這男子是說過要給她現世安穩的。
? ? ? ?文字歸文字,感情歸感情。文字只是作者一時炙熱感情的宣泄爾爾,文字再好也代表不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