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年近六旬的白人同事聊天,得知從她記事起加拿大沒有遇到過什么大災難,人們一直生活在比較安逸的環境中。因此除了從國內出來的華人有危機意識以外,對于我身邊的大多數加拿大人來說,疫情更像是一個居家的有薪假期,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華人因為經歷過地震、水災、SARS,平時又天天關注國內新聞,了解疫情的嚴重性,所以比較謹慎。
與丈夫經常會引起爭論的時刻,就是他向我轉述他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有關中國的報道的時候。我有時候會很生氣,會忍不住很激動地駁斥。這是我們兩人的不同之處,我會隨時隨地跳出來維護我的祖國和我們民族的形象,但他不會。我們平時新聞里也會看到很多抨擊加拿大政府或者官員的一些行為的新聞,特別是帥哥總理特魯多,以前他只要上新聞,底下就罵聲一片,不管他做啥都挨罵,丈夫就會覺得很平常。他會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觀點,各方面的聲音都應該聽一聽。
三觀是建立在我們成長的大環境之下的,所以很難去一下子打破。成年后出國的華人,都會根深蒂固的打著中華民族的鉻印。我可以慢慢改變自己去適應現在這個環境的就是,不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先深呼吸調整好情緒聽聽對方的觀點。一個成熟自信的個體,當有能力聽取不同的聲音再作出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