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泊湖地下森林,探尋神秘的火山世界

鏡泊湖以其謎奇秀美的自然風光和火山地質遺跡而聞名中外,是世界罕見的融地質、歷史、考古、人文、動植物等多位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鏡泊湖地下森林公園又稱“火山口原始森林”,和鏡泊湖區12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共同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經過千萬年滄桑變化,火山的爆發形成了低陷的奇特罕見的"地下森林",便稱為了火山口原始森林。在地球尚未造就人類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森林,這是植物世界驕傲的代表。

從鏡泊湖景區門口,可以乘坐直達地下森林的班車,交通極為方便。在地下森林中游客不只可以站在火山口,俯視地下森林所構成的奇觀,還可以踩著峭壁間的人造石徑小心翼翼地進入地下森林,親身體驗一下它的神奇。地下森林公園幽邃深遠,奧秘神奇,仿佛讓人回到了原始的自然之中。游人在游玩鏡泊湖的同時,也來一睹地下森林的面貌,相信一定會發現某些被遺忘的原始之美。

火山口森林景觀位于鏡泊湖的西北部,東起湖北村,西到大干泡,包括大干泡——小北湖——湖北村的火山地質機動車觀光區。即:該區兩側的山林漫游區和1—4號火山口的步行觀光區。以及大干泡和小北湖兩處服務點,總面積為60.32平方公里。在本區內可觀賞到1—4號火山口地貌特征,是集火山地貌、生物多樣性、森林養生、湖光山色于一體的地質核心區域。在原生裸地上形成的闊葉紅松林是森林演替的頂極群落,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景區的路標。

森林中有眾多的參天大樹,仰頭對著大樹高聲呼喊,還可以從遠處傳來的回聲,仿佛與時空對話一般。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由國家林業部門組織的一支森林勘察隊,在勘查原寧安縣張廣才嶺時,發現幾處原始森林茂生于幾個下陷的深坑里,因深坑低于地平面以下,猶如生長在地下一般,便在《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的“點點滴滴”欄目上刊登出來。從此,“地下森林”便頻頻見諸于媒體,成為頗受矚目的神奇景觀。

在這地下森林之中,是誰在穿梭前行,是特立獨行的姑娘,還是異世次元的少年。這里有千百年的古樹高聳入云,這里有蟲鳴和動物,這里會不會是你兒時曾做夢的地方。鋪滿一地的落葉,遮蓋著那些我們不曾知曉的神秘,吱吱呀呀似在訴說著無人來叨擾的靜謐。

古冰洞的入口。昔日的湖底成了奇形怪狀的石山,它把巖石熔化成沙礫,把峻嶺劈成深淵。燒焦的石頭取代了綠色的森林,黑色的巖漿覆蓋了嬌艷的野花。火山制造了峽谷、深淵,形成了一片新的“世界”。

在通往古冰洞的木棧道中,每走幾步溫度都在下降,越來越涼,洞口的溫度像一個天然的冷藏箱,透出絲絲涼氣,在冰凍口給人陰冷的感覺,就像走進冰窖一般。穿著比基尼的姑娘們,看起來倒是沒什么異樣,依舊自信的走著。

古冰洞又名神水洞,位于火山口森林公園公路15km處,有三支分叉支隧道洞口,其中北部洞口就是眼前的冰洞。為熔巖隧道塌陷行成的洞中奇異景觀。洞口呈橢圓形,洞高6—10米,寬30米,洞內有一淺潭,呈半月狀,水質清純,系地表水沿頂板裂縫滲入,下滴到隧道底板低洼處而成,到冬季結冰。夏天不解冰,水下有未融冰層。

古冰洞就像是一座水晶宮,寒氣逼人,洞中霧氣繚繞,人進霧散,人退霧隨。形成這一奇特景觀的原因是,因鏡泊湖地區冬季長,氣溫極低,鏡泊湖大部分土地地表以下數米均屬于凍土層,常年結冰。因此,處于地底的熔巖通道也處于冰封狀態。由于空氣對流不暢,洞內冰層一年中大部分時間保持不溶,夏季更感寒氣逼人。

地下森林中有很多坑。這些深坑是火山噴發停止后,巖漿冷卻收縮,底部空虛造成火山口內壁塌陷形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坑口內部分巖石、火山碎屑風化形成土壤,逐漸從火山底部和懸崖裂隙中生長出樹木。

火山口中林木如此茂盛,國內外實屬罕見。主要樹種有紅松、黃花松、魚鱗松、臭松、落葉松等針闊葉混交林。還有高大的黃波蘿、水曲柳、胡桃楸、紫椴、山楊、槭和蒙古櫟等闊葉樹種,一般樹高20米左右,最高達40米以上,胸徑在20—50厘米之間,最大直徑達1.5米,許多樹的年輪在400—500年左右。

紅松在原始森林中也寓意著一種幸運。

地下森林中樹木蔥郁,林蔭荏苒,行走在其間,撲面而來的就是原始森林的氣息。

4號火山口是地下森林的主火山口,是火山造就熔巖洞的代表作。地下森林中蘊藏著豐富資源,有名貴木材和藥材;同時也不乏小動物出現,游人拾級而下時,甚至還可看見罕見的青羊、野豬出沒,堪稱“地下動物園”。

掛滿祝福的紅絲帶,讓人也想停下來默默的許下一個心愿,關于安康快樂的心愿。

雄獅巖洞,位于地下森林景區3—4號火山口之間,系火山噴發巖漿冷卻而成。因洞口巨石狀似雄獅,故被稱為“雄獅巖洞”。洞內部空曠,頂部峭壁危巖,懸空欲飛,地面怪石峻嶒,碎巖遍布。熔巖噴溢塑成的熔巖餅、火山彈層層相籍,展示出“府地洞天”的美妙意境。

4號火山口的底部有一個巖洞,谷底酷暑時有結冰凍土,嚴冬之時則有清泉流淌。頂上的巖壁是有很多層火山噴發物構成的。游客來到這里所在的位置是垮塌的,由3號火山流向4號火山的熔巖流出通道。原來是與上面的“雄獅巖洞”連在一起的,后來由于巖洞的垮塌形成而分成兩段。

洞口寬14米,高8米,坐在洞底向上看,頭頂藍天玉鏡,碧透晶瑩,朵朵白云不時飄過,景中望景,故名“坐景觀天”。前面近于直立的巖壁上可以看到很多巖層,有些已經長滿了青苔。這些巖層的厚度、顏色都不一樣,是因為火山噴發的過程也是有一定的規律,早期噴發較為猛烈,常以火山灰和火山礫為主,其后噴發力量減弱,以熔巖溢流為主。下一次噴發的火山噴發物覆蓋在上一次噴發的上面,多次噴發之后,形成現在可以看到的一層一層的火山巖層。這些黑色的火山巖里面有一些其他顏色的巖石碎塊,這是因為火山噴發時,巖漿從深部涌上地表,或將途經的碎石包裹,繼而固結成巖石,這種被包裹的石塊稱為“捕擄體”。

游客們在這樣的地質奇觀中不僅能在此觀賞到火山爆發形成的獨特大自然美景,而且還能從中汲取不少有關植物、地質、地理、歷史等多方面的寶貴知識。

火山碎屑物。

液態熔巖碎塊或固體巖石碎屑被拋到空中再降落地面形成碎屑噴出物,這些碎屑物質主要集中在火山口周圍。對各種火山碎屑物,按照單個塊體的形態、構造特征、塊度或粒徑大小,以及這些特征所反映的原來物質狀態和冷卻過程中的變化,分為火山彈、熔巖餅、巖渣、浮石塊、火山礫、火山砂及巖塊等幾類。

往返于地下森林中,相信你會被它的古意和原始所吸引,這里沒有其他,只有純粹的自然。在這里你可以放松下來,大口呼吸,感受天地之間的神奇。

小貼士:

交通: 在鏡泊湖有直達地下森林的車,車程約1小時,票價20元。

牡丹江汽車站可乘坐到景區的郊縣車,車程約1.5小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