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你的名字】首映回來,感覺找到了一些東西,本來想直接睡覺迎接明天的工作雜事,但簡直不吐不快,這種沖動已經兩年沒有過,我舍不得。
片尾曲響起來,我開始向前數年頭,從初二開始到工作兩年半,第一次看到秒速五厘米的報道,是十一年前。
那時候我還沒有手機,羨慕著同學文曲星可以上課玩貪吃蛇,周末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北方圖書城和旁邊的熏肉大餅攤,體重只有一百出頭,偷偷喜歡的女孩兒是同桌,還經常做些可以記住情節的夢——和現在的我過著兩種人生。
直到有一天看到組劇照:火車箱接駁處的防滑板粘著將化未化的雪水,反射著清冷的燈光、櫻花樹開在雪夜的原野,男孩和女孩依偎在一起——仿佛是他和她人生中的最好時辰。
想看它,想知道它的名字,想去找它。
所以在一個多月后淘到DVD碟片時,雀躍的心情簡直無從表達,哪怕花光攢了好久的零花錢,它也是我記憶里見過最好看的白色封裝。
回憶從這里走向分歧,我是在哪里買到它的呢?是每天放學途經公園門口的推車攤位,還是學校門口有黃書出租的小店?(有黃書這點倒是記得非常清楚),那天有夕陽嗎,還是鳥在青葉勃發的樹上鳴叫或枯葉在腳邊打著旋,或者蟬在摩擦翅膀?似乎每個場景都被單純的滿足感填滿了。
十一年前小事的模糊記憶都令人困惑,叫不出來對方的名字的話,又會是多難熬的感覺呢。
十一年后的我有手機卻沒有周末,體重減不掉的停在胖子那格,同桌女孩兒成為不常聯系的朋友,也很少再做能記住劇情的夢。那時候的我,和現在的我,還是相同的嗎。
這十一年,我變成什么樣子了,還叫得出你的名字么。
這段日子獨自看了很多電影,樓下電影院的工作人員若輪班不巧,應該總能見到一個胡茬漸長的男人看午夜場,他沉默地到柜臺換票,然后享受兩個小時的自在時光。
希望我能成為他們嘴里的怪人吧。
?【監督 新海誠】五個字從幕布最下端爬到最上端的過程里,默默說了聲謝謝。
感謝能讓我在這里囈語,能從生活里脫身片刻,能追尋舊事,想起十三歲少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