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那時候很奇怪,為什么之前的高中同學,都在朋友圈發上大學后,出現圖書館占不到座位的現象,像我身邊就不會,你無論什么時候去,都有一堆位置隨便挑隨便選。
那是大三下學期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為自己的將來打算著。有百分之五十的同學,都已經在家里的幫助下,找到了不錯的單位,剩下百分之五十,大多考研、出國、考公務員,剩下的一些考事業單位,或者創業,但都是少數。我選擇了考研的隊伍。
當時考研的決心并沒有那么堅定,只是不想結束自己的學生生活而已。考研只是想延續之前的生活,從小到大,堅持十幾年的時間,就只做一件事——學習,大部分只有一個身份——學生。
一想起畢業后就不再是一個學生,自己的學生時代就此結束。心理莫名的慌張,只有去圖書館看書才能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每天,我的生活基本是教室,圖書館和宿舍三點一線。平時關系不錯的幾個同學都沒有考研和出國的打算。所以他們平時下課后,有的做兼職,有的實習,有的追美劇。只有自己形單影只的每天泡在圖書館。
因為人少,沒有占位置的習慣,所以剛開始那半個月,每次去圖書館坐的位置都一樣。我不太喜坐在窗戶邊,天黑前容易望著窗外走神,天黑了會感到害怕。
那是圖書館唯一一次“客滿”,因為學校教學樓要清場,給考生掛科的同學做補考考場。那些平時在教室里自習的同學,都被“趕”到圖書管來,大多都是考研和考雅思或者托福的。
我照常吃過晚飯去圖書館,平時坐的位置被一個胖胖的女孩占了。我很想說那是我的位置,但是又不想跟她說話影響別人自習。再說我也沒有證據證明那是我的位置,先到先坐,無可厚非。
無奈的看了她一眼,環顧一下四周,幾乎都找不到位置了。準備回宿舍給自己放一天假,因為宿舍太吵鬧,自然是看不進書的。
準備轉身出門,聽見有人咳嗽聲很大,我回頭順著聲音看過去。一個握拳頭捂住嘴咳嗽的男孩,臉都咳紅了,我走過去,把剛買的礦泉水遞給他,他說了聲謝謝。整個圖書館,只有他前面的這個位置是唯一空著的。不過是在窗戶邊。
這有人嗎?我問
沒有。他說。
既然有空位,我就順勢坐下。
黃昏的晚霞把這個世界鑲上一道金光,雖然窗外的人看不清表情,但青春的氣息卻很隆重,他們有的在操場上花樣溜冰,有的在練舞,有的打羽毛球,有的在玩小游戲......
如果我還在大一或者大二,或許我會是他們其中一員。因為我也曾是羽毛球社的一員。他的咳嗽聲把我的注意力從窗外拉回,不過他這次咳嗽很小聲,小聲得讓我誤以為是在提醒我走神了。
我拉回眼神定定的看著他,他不緊不慢的打開水喝了兩口,輕咳兩聲繼續埋頭學習。我也翻開書開始學習。不知不覺中,兩個小時過去了,外面刮起了風。估計是要下雨了。
突然間,打開的窗戶“砰”的一聲被風吹關上,我的筆在本子上狠狠劃了一大筆,我激靈的抬頭,一動不動的抬頭盯著他看。其實我并沒有看他,只是看著前面而已。
我估計是被嚇傻了,一動不動。窗戶又被風吹開了,我打了個冷顫,手上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這才魂歸體魄的揉揉起雞皮疙瘩的手臂。
他起身把窗戶關上,要下雨了,我沒有帶傘,慌慌張張的收拾東西準備回宿舍。圖書館一般都是22:00關門,而現在九點半都還差三分,不想被雨淋濕,狼狽的回宿舍,也不想麻煩室友來接。
一分鐘之內收拾好東西,頭都沒抬的就離開了圖書館自習室。那一天是周五。周六日跟朋友去市里浪了兩天。
周一下午吃完晚飯六點,照常去圖書館上自習。在去圖書館的路上,接到了高中閨蜜的電話,相互寒暄,問下最近各自的近況。為了跟她打電話,我沒有坐電梯,而是爬樓的。
剛到圖書館門口,想起周五的事兒跟她抱怨了一下。周五的風的確很大,很嚇人,差點被嚇死。
她囑咐我怕黑就找一個伴,不要總是一個人,不要坐在窗邊,不然就早點回宿舍,我不想被她煽情得那么難受,保證會好好照顧自己,匆匆掛掉電話。
補考結束,那些喜歡清靜的人都回教室自習了,教室人很少,沒人通知熄燈。因為我怕黑。怕一個人,不敢去教室,圖書館熄燈前都會有人來提醒的,這就是我去圖書館看書的原因。
我徑直走到我經常坐的位置,整個圖書館最中間的位置,看不到窗外,四周都有人,還能看到圖書館的門,能看到來通知熄燈的同學或者老師,這樣就不用擔心自己是最后一個離開自習室的了。
只是奇怪,平時門口都是沒有人坐的,因為那里人來人往,很容易被打擾,不容易靜下心來學習的,今天卻有人把位置搬到門邊,就像中學時代老師給調皮的同學準備的“特殊”位置一樣。
但他似乎不受影響,照樣埋頭學習。我們偶爾會在進自習室的時候對視,不過是三秒鐘而已,但是從來都很默契的移開目光,也從來都不打招呼。
我有一個習慣,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會拿雙手托著下巴思考,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看到門口的他在埋頭學習的樣子,很認真,也很迷人。
怎么會有這種想法,有時候暗自在心里嘲笑自己,都已經多大的年紀了,還是以為小學呢。于是又拉回神思,繼續做題。
有時候可能太入神,身邊的人都走完了,環顧四周沒人就心慌慌的開始收拾東西,看到門口的“特殊”學生雖然還在,但是還是擔心自己會是最后一個走的。
經常在回宿舍的電梯里,都只是我們兩個人。但都沉默著誰都不沒有開口說一句話。
他們男生宿舍在女生宿舍的后面,他本可以從圖書館的側門走,那也可以更近一些,但是我們似乎都是很默契的走正門。
我走正門是因為正門的燈永遠都不會關。側門有時候會關,至于他為什么走正門,可能也許他也怕黑吧。
每次到宿舍門口,我都要回頭看一下他走向男生宿舍的背影,默默的祝他好運,天真的覺得這樣他就不害怕一個人了。
一直到畢業,我們無數次是最后離開自習室的人,每次回宿舍的路上,感覺腳底像踩花毯一樣,所到之處,遍地開花。突然間發現,個子小的人也有安全感,膽小的男生也可以很可愛。
畢業照那天,我在所有畢業生里找不到他的影子。離開學校前一天,我聽他們班同學說他出國了,畢業照那天去大使館面簽。
我都還沒來的及說聲謝謝,可是我連說謝謝的理由都沒有,總之,是滿滿的遺憾。
如今,畢業三年多,因為同學聚會,我們又回到了承載我們四年大學時光的母校。
又去了一趟圖書館,圖書管理依舊還是又那么些人在自習看書。我走到自己曾經坐的這個位置,上面有些灰塵。桌箱里還有我曾經留下的筆記,我翻開,筆記本后面的空白全部被寫滿。
我遇到一個女孩,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是一個喜歡白色的女孩,因為她一年四季都穿白色的衣服,我想她應該是喜歡白色吧。
我和她結緣于一瓶水。那天咳嗽特別厲害,帶的水喝完了,正當咳難受的時候,一個穿白色半袖襯衫的女孩遞給我我一瓶水,因為這瓶水,讓我莫名其妙的心跳加快。
我偷偷的給哥們發了條短信,讓他今天不會來上自習了,我來的時候太晚了,沒給他占上位置。被他狠狠的痛罵一番。
反正他只是來這里也只是打發時間,所以一天不來也無妨。她似乎很喜歡走神,看著窗外就能神游半天。
天公不作美,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風,風把窗戶狠狠的砸響,她像只驚弓之鳥一樣目瞪口呆,我還沒反應過來,一陣風吹過來,她打了個激靈。
我起身把窗戶關好回到座位上,她在收拾東西準備離開的樣子。是的,她離開了,沖沖忙忙,連招呼都沒打一聲。而且從此也沒再打過招呼。
周六日并沒有回家,老早就進圖書館,還是窗邊的位置,只為再次能夠遇到她,然而整個周末都沒有見到她。
我想會不會是人太多沒有看到,或者是看漏了,總不能整個教室轉悠找吧。而且周末兩天也不是沒轉悠過。于是我想到一個好方法,把位置搬到門邊。她只要經過,我就一定能看到。
原來,她坐的位置是整個圖書館里最容易被忽視的角落,雖然是中間,但是四周都有書架隔開,不過還好,她正對著門的位置,雖然有書架,但不影響視線。
她眼神里似乎總有一層霧,永遠看不到焦點。每次想跟她開口說話,她都像空氣一樣把我無視掉,有時候我在想,她在意的人會是什么樣子呢?
在廁所聽到她跟她朋友打電話的內容,原來她那么怕黑,害怕一個人。于是我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從此以后,只要她還在自習室,我永遠是陪他到最后的一個人。
每次看到她走進女生宿舍,心里一陣輕松,期待著明天早一點到來。
她有咬筆的習慣,思考的時候雙手會托著下巴,有時候會不小心在臉上劃上兩道,像只小花貓。投入學習的樣子很認真,撅嘴,皺眉都那么可愛。
很久都沒來圖書館了,看樣子她也沒來,因為桌子上都有很多灰塵了。
明天就拍畢業照了,可是我明天要去大使館面簽。你會不會在這個學校畢業生中想起有一個陪你上自習的我呢?你的筆記本上沒有名字,只有一個夢,難道你是叫夢嗎?
真的好像一場夢。但且就叫你夢吧。
夢:我把所有對你的青春都藏在這個圖書館里。愿你在以后的日子里充滿陽光。我會在大洋彼岸祝福你。落款是曾希。
當看完這些的時候,我已經淚流滿面,原來他叫曾希。我并沒有帶走那個本子,只是在他的落款后面加了一句:
謝謝你曾希,那段日子有你陪伴真好,祝你幸福。——吳夢
臨離開自習室前,那張他曾經坐的桌子依舊靜靜的躺在那里。
我走過去,仿佛他還像三年前一樣埋頭學習,桌子上面已經布滿了灰塵,但是上面刻著的字卻沒有被覆蓋。
“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曾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