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小朋友經常問關聯怎么做,正好遇到一個好的小實例,寫下。
收益:
從一個小的測試實例中可以快速簡單的了解到jmeter的一些使用技能,比如關聯,正則表達式的使用,if控制器,jmeter作用域。
背景:
收到一個很簡單的性能測試的需求:
壓測下面頁面: http://[ip地址]/test5?data=[加密數據][&sign][加密數據]
備注:【數據就不貼出來啦】
要求 60qps,頁面5s內加載完 且觀察涉及的幾個服務的應用服務器的CPU、內存、IIS情況
腳本過程:
恩,需求和指標都很明確。于是我們手動點開看了下待測的頁面:
發現有個跳轉在中間一閃而過,用fiddler工具抓包看了下,其實是包含一個登錄的操作。進一步找技術人員溝通得知,這是一個聯合登錄。
抓包
開始用badboy工具來錄制請求。 我們發現和抓包一樣的發現很多個請求,遠遠不止開始開發提測的一個get請求而已。
錄制好請求后,把腳本保存為JMX格式,用jmeter打開。我們加了一個“查看結果樹”調試器,點“開始”放了一遍。查看了下返回,發現都是其他的JS頁面或者報錯。
默默得打開了fiddler工具抓了個包。發現第一次請求的時候,服務返回的報文里面含一段 authcode=6F84F9C8976DA39F923A7B87D94AB25E
特別留意了下,于是第二次手動請求再抓包,發現這個authcode每次請求都會不一樣。
接著往下找,發現這個authcode 在后面的登錄請求里面是需要使用到的。
關聯
于是我們此處需要一個關聯:
我們在第一個請求前面, 后置處理器-->正則表達式提取器抓取了authcode碼后,我們在登錄的請求里面,用到的authcode碼做成參數化,參數名 code,來抓取這個服務器返回的authcode。
關聯知識Tips:
方法一:從前一個請求中取,用正則表達式提取器。
具體方法,在需要獲得數據的請求上右擊添加一個后置處理器-->正則表達式提取器引用名 稱即下一個請求要引用的參數名稱,如上圖的填寫code,則可用{code}引用它. 正則表達式中()括起來的部分就是要提取的。其中.代表任意字符,*代表出現任意次。 模板,用$$引用起來,如果在正則表達式中有多個正則表達式(多個括號括起來的內 容),則可以是2,3$等等,表示解析到的第幾個值給code。匹配數字,0代表隨機,-1代 表所有,其余正整數代表將在檢查的內容中,第幾個匹配的內容提取出來。
JMeter做關聯需要對業務熟悉,知道需要關聯的數據是由哪個請求發送的,不知道的話用抓包工具比較下。一般來說,腳本錄制好后,我們需要在“測試計劃”級別下添加一個“監聽器-查看結果樹”。這個監聽器是用來調試腳本使用的,有點類似于LoadRunner中的replay snapshot。在察看結果樹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個請求的狀態,發送的數據及響應數據。
這個時候,我們再請求調試一次,發現登錄是成功。
但是,在登錄下面的請求頁面,也就是我們真正的待測頁面,還是請求失敗,服務器回給我的是一個看不懂的JS頁面。
默默地繼續抓包,發現這個請求里面要傳遞的數據確實都一樣,就2個參數。一個data ,一個 sign 。 而且都是用固定的加密算法加密的。
停下來思考下,是不是要帶cookie啥的。
然后從抓包工具里面找到了很長的一段cookie
【省略一段】ctit=28D3B3C0E2B55D3CF6AE4FBE41718BB11D7B65C4E694A4643FB43704206CC9AE; 【省略一段】
然后我們把這段cookie,放在我們的HTTP信息頭管理器里面。再一次點運行,返回的是我們的預期頁面。成功了~
然后就結束了嗎?NONONO。還是再請求了一筆,又抓了一個cookie
【省略一段】ctit=28D3B3C0E2B55D3CF6AE4FBE41718BB18F5E8A2972F2688BFC2EEC6C892AEFAC;【省略一段】
看起來和前面的好像一樣,但仔細看了看,實際有個ctit= xxxxxxxx這一長串不一樣。
于是,找到了開發小哥哥。
問了下邏輯。說是他們在請求登錄接口后,登錄接口會返回報文里面會帶這個cticket的值,然后服務器會寫下cookie值,然后呢,下次真正的請求把這個cookie帶出去。每次這個cticket是不一樣的。
驗證了下我們的想法,要本地寫cookie,開始想到了用beanshell,后面仔細想了下,因為格式都一樣,只有一個字段不一樣,是不是可以把這個字段存到變量里面。
于是又開始用正則表達式抓取。
再把 HTTP信息頭管理器的那個cookie參數,其中的這個字段用參數化處理好;
到這里為止,我們發現待測的請求頁面能夠得到預期的返回了,但其中另外一個頁面又返回不對了,在做這個步驟之前還是能夠得到預期返回的。why?
作用域
經檢查:我們開始把這個"HTTP信息頭管理器" 放在了線程組的下面第一個的位置,它的作用域覆蓋下面所有的請求。我們另外待測的請求和開始請求的一個請求,其實是一個相同的請求,但第一個請求只是為了獲取一個登錄接口的一個authcode碼,而待壓測的請求登錄成功后,正常請求頁面。如果把“HTTP信息頭管理器 ” 放在所有請求前面,它就對所有的請求都作用,但我們只要對待測的請求生效,于是就把這個HTTP信息頭管理器拖到了這個請求的前面。
作用域知識tips:
在jmeter中,組件的作用域是靠測試計劃的的樹型結構中元件的父子關系來確定的,作用域的原則是:
邏輯控制器(Logic Controller):只對其子節點中的取樣器 和 邏輯控制器作用。
對于6類基礎任務組件,如果是某個sampler的子節點,則該組件只對其父子節點起作用。
對于6類基礎任務組件,如果其父節點不是sampler ,則其作用域是該組件父節點下的其他所有后代節點(包括子節點,子節點的子節點等)。
到這里為止,我們模擬用戶訪問的請求都成功了,但我們實際只有登錄成功的才去請求這個待測頁面,沒有登錄成功的,就直接丟棄不處理了。
IF控制器
然后我們加個if判斷
LoginErrMsg 的參數是放在正則表達式里面,把登錄后才能訪問的頁面放在這個if的控制器里面。
前面我們還有一個,就是如果第一次請求,服務器給我authcode碼后,我才去登錄,如果沒有給我authcode碼,那我就不處理了。
同樣的處理,我們在登錄的前面加個if控制器。
這里可以看到,我們第二個if 是要求放在第一個if下面的。而且所有的正則表達式,都要放在請求的上面。不然會抓取不到喲
邏輯控制器知識tips:
邏輯控制器(Controller)可以幫助用戶控制JMeter的測試邏輯,特別是何時發送請求。 邏輯控制器可以改變其子測試元件的請求執行順序。
邏輯控制器用于制定一個線程組內不同取樣器的執行順序。例如,你可以添加交替控制器 來在兩個HTTP請求取樣器之間交替 。更多信息詳見5.3.2邏輯控制器。
邏輯控制器用于制定一個線程組內不同取樣器的執行順序。
邏輯控制器包括兩類:
一類是用于控制測試計劃中 sampler 節點發送請求的邏輯順序的控制器,常用的有If控制器 、switch Controller 、Runtime Controller、循環控制器等。(詳細如下)
另一類是用來組織可控制 sampler 來節點的,如事務控制器、吞吐量控制器。
最后,因為是測試一個頁面,我們在被測頁面的url加個隨機參數,以防止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