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大學,養成了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每天都很晚睡,這樣我就能聽到每個室友的夢話,看見他們熟睡的樣子。
? ? ? 深夜,又是輾轉難眠,回憶總在夜里像魔鬼一樣放肆糾纏,凌晨兩點多了,拿起手機就給大頭發了個信息,我說“頭哥,我們要在一個學校多好,那樣就能繼續天天在一起了,晚安。”沒想到過了幾秒鐘手機就響了,是大頭的信息:“那還不被你欺負死,我沒你那頭腦去你學校,你也沒機會享受我的大學生活,有什么想不想的,成熟點吧,現在還能聯系,以后都不知道誰在哪了,好了困死了,睡了別回了。” ?看了之后,更睡不著了,想了好久,才知道,別人都在向前走,可我還停留在原地不愿向前。這命運就是讓我們在上一個路口相遇,下一個路口分離,然而會不會在以后的某一個路口再次相遇,又有誰知道呢?
? ? ? 我忘不了,高三那段最刻骨銘心的時光,他是離我最近的人,忘不了每次模擬考試的早晨,要在紙畫的格子上下一個早自習的五子棋,而輸的總是我。那時候,我勸他去打臺球,他總是說等高考之后,畢業兩年多了,臺球還是一直沒打上。那時候,覺得這個坐在我身邊的人是世界上和我默契度最高的人,我是個很懶的人,懶得說太多話,和他在一塊時好多話不用說出口,彼此就明白了。我們有好多暗號,比如說到“暴力”,就知道指的是班長。我們一起嘲笑過拉鏈沒拉上的老師,一起討論過班里那個女同學漂亮,一起規劃過可笑的人生。回憶太多,怕是說也說不完。
? ? ? 總希望自己能成熟些,但是明知道正在做的事就很幼稚,可我還是會這么做。好久不聯系的朋友,不敢主動說話了,怕是一開口就后悔,怕他不再是那個他,自己也不再是那個自己。朋友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朋友太多,就不能對每個人都那么好了,想想也對。所以說,先做加法,再做減法。是想念,比過去更想念,想念回憶里的那些人,然而回憶里的人是不能去見的,去見了,回憶就沒了。我們都不是過去的我們了,不如不見呢。
? ? ? 這個夜晚,許多的人抬頭望天,更多的人卻低頭思念。過往的種種錯過,我才成了今天的我。做出抉擇那日,還以為是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還記得,我說,“情深不壽,”大頭說:“要活得要瀟灑些。”
? ? ? 過了今夜,我還是喜歡讀書,還是喜歡遠方,我還是那個我, 從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講,我也不再是那個我。希望我們再遇見,都能微笑著說一句,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