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長懿
在生活中,許多時候不是我們遇見的問題很難,而是我們使用的思維方式不恰當。
講個故事:
老王家隔壁的鄰居是一位盲人,這位盲人每次晚上出門都會打著手電筒和杵著盲杖,老王每次看見后,又不好意思當著面笑,經常偷著樂,有一次老王把這個事情告訴了他老婆,他老婆被老王這樣一說也笑了,但他老婆不是笑盲人鄰居走夜路打手電筒,而是笑老王不懂得思考,老王一聽蒙了,急著便問老婆為什么?
原來,鄰居打手電筒不是照給自己看的,而是照給別人看的,這樣以來,盲人鄰居走夜路時就不會被人誤撞上了。
老王老婆用的是什么思維方式得知的呢?
我們再來講個故事:
一家小旅店的后院,老張買了一大桶好酒放在角落
第二天,老張發現酒少了1/5,于是他便在酒桶上貼上了“不許偷酒”四個字;
第三天,老張一看又少了2/5,于是很生氣在酒桶上又貼上了“偷酒剁手”四個字;
第四天,老張一看酒還是被偷了,于是更生氣了,便在酒桶上貼上了“尿桶”二個字,看誰還喝;
第五天,老張一看他哭了,因為桶滿了……
第六天,老張默默的在酒桶上貼上了“不許偷酒”四個字,結果那一晚很多人都哭了……
經過經驗的積累,老張為什么會想到在第六天寫上“不許偷酒”四個字呢?
其實,好的思維方式是通用的,關鍵就在于是否知道和去運用。
在生活中,特別是在關系中,許多人會因為一些事情而與伴侶、或與對方發生一些爭執,有些還會發生情緒激烈的互動,今天我分享一個思維方式給朋友們,這個思維方式基本上只要與人有關便可以運用,同時Ta會協助你將事情處理的更加妥當、完善和達到更好的效果,想知道嗎?呵呵
其實很簡單,答案只有一句話,這句話是:“如果我是對方,我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我把這個講的再深入點,通常許多人思考問題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卻忘了顧忌到對方,或著周圍更多的人,更大的層面,當一個人只顧著自己的需求,便容易忽略掉對方的需求,這樣就很容易引發矛盾,這種情況常出現在家庭關系、兩性關系、親子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等,所以當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不僅僅要從自己的思維角度出發,同時也需要站在對方的思維角度去思考。
如果是一個家庭、一家公司、或其它更大的層面呢?當然是站在這個層面去思考了,講一句通俗易懂的話“屁股決定腦袋”,就是當一個人坐在什么位置時,這個人的思維方式便容易成為什么樣。
例如:
如果我是這家公司的老板,我會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我是這個家族的長輩,我會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我是這個部門管理者,我會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我是這個產品消費者,我會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我是這個考試出題者,我會怎么想怎么做?
……
說到這里相信你明白了,“當你把自己放在什么樣的位置時,你便會思考什么樣的問題。”
楊長懿
2016.11.10 20:59
微信公眾號:楊長懿
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轉載請保留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