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缺】
作為一個中國人,繞不開房子車子,作為一個中國人也繞不開八卦閑聊。人生境界提升一下可以繞開房子車子,八卦閑聊提升一下,繞不開老子莊子。
我最喜歡莊子的一個態度是,他說這個世界只有一個人,沒有別人。有句歌詞唱說,這個世界還有別人。但是莊子說這個世界只有他一個人,所以當世界只有他一個人的時候,他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反正不會有第二個人聽見;但是這個世界只有我一個人,我還有什么可說的?所以我根本不想說什么,反正也不會有第二個人聽見!
所以這個是《莊子》的基本邏輯,其實也不叫邏輯,那是沒覺悟的人說的話。莊子是悟道的人,他說這個世界只有他一個人,是因為他真的證到世界只有“他”一個人的境界,一個大宇宙、大世界、大整體觀。整個宇宙是一個整體,天人合一的大宇宙。后來演變為道家的宇宙人生哲學觀,但是沒有幾個人再證到這個由老子和莊子奠定的哲學觀實踐的高度,至少正史上再沒有這樣的圣人出現。那王陽明算不算呢,我們把他定義為儒家的圣人,他的心學沒有神秘主義的色彩,的確符合儒家普及的顯學。
當這個世界沒有別人,人會得到最大的自由,所以我們看到莊子是魏晉風流的發源,是崇尚自由人生的人群祭拜的祖師爺。
中國人得的最嚴重的血液病是想像莊子一樣自由。做或者不做,只有一個意愿而已,因為都是做給自己看。忘掉榮譽和損失,忘記時間和獎勵,最重要的是忘記“自我”,這個修道士最忌諱的敵人。但是你不要忘記有個大整體,一滴水在大海里,大海就是這個大整體,既算由理入圣你也不要忘了你是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
莊子的世界里沒有別人,他有選擇權做或者不做。大部分時候他選擇“不做”的人生。比如不做官,不發財,不彎腰,不悲傷,不辯論對錯,不跟一般人一般見識。他偶爾選擇“做”的人生,比如做個油漆工,辯出齊物論,做個活的縮頭龜,跟惠施這個名家的蠢貨解釋天地一指、萬物一馬,鼓盆而歌“魚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術”,等等如此,莊子做了很多有意思又很沒意思的事,因為他的人生基本格調是“物無非彼,彼出于是”,所以他抱著“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態度,你不能定義他的是非是對是錯,是好是壞,是有意思還是沒意思,故曰:莫若以明!明白就好。犯不著跟任何人辯論或者不辯論。
這是關于莊子的八卦。
雖然他不覺得人生有八卦的必要,也不覺得有不八卦的必要,但是基于《莊子》有內、外、雜三十三篇洋洋大觀的理由,我相信他做了八卦的意愿和選擇。整本《莊子》都是這個糟老頭的喃喃自語和八卦傳奇,奇怪的《齊物論》理論,比如人看到西施很漂亮,但是魚看到她會嚇跑沉入水底;泥鰍睡在泥巴里舒適鉆地洞,但是人睡在泥地里會得風濕病;猴子再靈巧也會在荊棘叢里小心翼翼不得轉身;機靈巧獸命死于網罟;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里面還有一些他和骷髏對話的鬼故事,天方夜譚式的和鬼八卦這個世界真相的閑聊故事。莊子實在太無聊太沒有朋友了,好像只有惠施一個朋友,而且還是個要跟他斤斤計較很沒義氣的競爭對手。
這些八卦閑聊最大的特點是讓人覺得跟他打對手戲的惠施、孔子、孔家門人非常愚蠢,就像現在你在一個每天談“一塊錢還買不買得到一個雞蛋”的俗人面前談“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一樣,這樣的狂言生會讓《逍遙游》第一章里就形容過的“斥鴳”們產生極度不道德的心理障礙和被譏諷幻想癥,所以千百年來,《莊子》和莊子本人讓人敬畏,他允許你閑聊、八卦,但是你達不到他的高度,所以他就又有個緊箍咒給你戴,“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唯止能止眾止!”,意思是,你們這樣聊起一汪渾水,搞得大家水汪汪看不清真相,還是不要聊了,省省吧。反正這個世界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少說兩句吧!
所謂“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一片空靈安和。說是為了不說,學是為了不學,莊子是這個時間宇宙最慵懶最懂得“不做”的人。莊子讓人愛敬。
筆簡史艷,人生要是原創~
【無缺】,sanyu181759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