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成長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首先我們要成為我們人生的規劃者,掌控者,而不是單單一個執行者。
? ? ? 最近的生活里我遇到了許多事情,才漸漸懂得自己目前的遭遇的確使自己造成的。我在等待著一個某人出現,為我的人生做安排,自己只是希望做一個執行者。
? ? ? 但是這個某人永遠都不會是別人,它只會是我自己。
? ? ? 因為只有我能掌控的東西,才真正是我自己的,我的人生亦然!
Story1 回憶過往,了解曾經的自己
? ? ? 在整理雜物的時候,翻看到自己去年4月份在脾胃科實習的筆記資料,突然才明白自己一直不知道的方法,其實別人一早就告訴了我。
? ? ? 回看這24個月的輪轉,其實我自己一直并不知道應該怎么樣學習:按俗話來說就是踢一腳、走一步的皮球:
? ? ? 當沒有人給我命令,給我指示,我就一直在那里呆呆的,啥都不做;若是遇到值班的時候,師兄師姐給了明確的安排和指示后,自己才會去利索的執行。
? ? ? 當初在跟佘老師一組的時候,佘老師跟我們說:在我這一組,我有我的要求,別的組怎么要求,我不管,但是我們組的一定要我的要求來:
? ? ? 首先每天下午都要來上班(實習生很多時候下午并不會來);跟著,不能只知道自己病床的病人信息,要能隨便背出全組所有病人的基本情況和診療方案;最后,不懂可以問,但是首先要自己先學習過,大家的時間都是寶貴的!
? ? ? 在那一個月,我才慢慢有了上臨床的感覺,最開始膽怯的去匯報病史,基本診療方案都無法完整的匯報,到3周后基本每個病人的情況都做到心中有數,雖然所診療還是不太懂,但起碼比起來收獲真的很多很多!
? ? ? 然而,離開了脾胃科后,沒有了外界的督促,自己又開始懶惰起來,得過且過的實習著。
? ? ? 現在回想起來,真心對不起那些為我操碎了心的師兄師姐,當初的自己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坑”。
? ? ? 因為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我任由我的時間流逝,一直等待著一個救世主出現來給我安排我的人生;然而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偽命題。
Story2 面對焦慮時的理解和具體化
? ? ? 現在研三階段,不用再在外面輪科,回到了自己的科室兒科,并且要著手準備就業和畢業論文的事情。
? ? ? 但是我自己總是會莫名奇妙的焦慮。上周看了亦瑋的文章后,深有感觸:“去了解”可能是緩解焦慮,幫助自己真正解決問題,面對變化的方法。
? ? ? 我試著去了解我所處的處境:作為“5+3”模式下的第一屆,四證合一到底是哪四證?我目前取得了哪一些?在廣州市一共有那些兒科醫院?他們的優勢分別是什么?他們的要求是什么?面試會問什么?得到面試機會前的考試會考什么?
? ? ? 當我試著去把我所面對的東西具體化之后,一切變得可操作,我惴惴不安的心稍微能暗下來,起碼讓我知道,我可以在哪些方面努力。對我的生活有回了掌控感。
? ? ? 因為在了解和具體化的過程中,我漸漸在成為我生活的規劃者。
Story3 對比高中及大學 的學習
“大學給予了學生們自己決策的權利和自由,這種突如其來的自有需要的是強大的自理、自理和自控能力,但是很多學生并未對此做好充足的準備。”
? ? ? ? ? ? ? ? ? ? ? ? ——《優秀的綿羊》
? ? ? 就如《優秀的綿羊》中所說的,脫離了學校(特別是高中以前的學校),一個人需要強大的自律才能有規劃的過好自己的大學生活,不然大學生活變過得渾渾噩噩的。
? ? ? 剛入大學時,給我最深刻的對比是:高中的學子真的很幸福!根本不用思考到底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從哪里拿到足夠的資料,只需要好好執行老師給的一切就好了。
? ? ? 上了大學的諸多不適,總的來說就是突如其來的自由太多了,多得自己措手不及。
? ? ? 我執行能力是可以的,但是我缺乏的是什么呢?——規劃和安排的能力。
? ? ? 太習慣于以來學校和老師給我們的學習安排,習慣到形成了依賴;就如同孩童一直賴著父母的懷抱,不愿意去獨立行走一般。整個本科階段,我都是等著老師的指示去好好執行,對指示外的世界缺乏好奇心。
? ? ? 但走出來社會,這還會適用嗎?顯然不會!
我們的人生最終還是要我們一個人去面對的,一個人去走過的。
我們是我們人生的主宰者,人生雖然有許多無可奈何,但是我們永遠都有選擇的自由。
不要忘記,我們可以選擇成為我們生活的主宰者,而不是執行者去聽命于他人!
害怕做不好?
你并不孤單,大家都害怕,但是給些耐心自己,沒有人生而知之,大家都是在不斷的實踐以及重復當中長成自己的樣子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