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對飯,柳對榆。短袖對長裾。雞冠對鳳尾,芍藥對芙蕖。周有若,漢相如。王屋對匡廬。月明山寺遠,風細水亭虛。壯士腰間三尺劍,男兒腹內五車書。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輕陰清晝,淵明舊宅柳條舒。
一、羹對飯,柳對榆。
羹,用肉類或菜蔬等制成的帶濃汁的食物。
《左傳·隱公元年》:
“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
這個例子說明早期的“羹”也稱為“肉”,一般指帶汁的肉。
二、周有若,漢相如。
周有若,孔子的弟子,《論語》中又稱為“有子”,據說相貌上酷似孔子。
《論語·學而》: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三、王屋對匡廬。
王屋,山名,在山西陽城、垣曲兩縣之間。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典故“愚公移山”移的就是王屋和太行。
匡廬,也是山名,即廬山,相傳殷、周之際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于此,故稱。
四、壯士腰間三尺劍,男兒腹內五車書。
1、三尺劍
《史記·高祖本紀》載:
“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后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
這里“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指的是劉邦斬白蛇的故事。
2、五車書
用以形容讀書多,學問淵博。
《莊子·天下》說
“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五、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輕陰清晝,淵明舊宅柳條舒。
1、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
林逋,宋代隱逸詩人的故事,和靖,是林逋的謚號。
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娶,喜歡種梅養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2、輕陰清晝,淵明舊宅柳條舒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私謚“靖節”,號五柳先生。
陶淵明有《五柳先生傳》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