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曾獲得蘋果十億美元的投資,成為蘋果少有的投資對象,如今阿里又投資四億美元,使得滴滴不僅又有了足夠的資金來進行現階段的運作,而且與阿里的關系也逐漸緩和。
而此次投資的附帶條件是滴滴要使用高德地圖作為導航,拋棄此前一直使用的騰訊地圖。那么,阿里針對的是騰訊?
從此前滴滴和阿里之間的友誼小船來看,確實即將出現過要翻的意思,可是終究被避免了,然而投資者之間的資本手段僅僅只是為了市場回報?
現今BAT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相比多年前大家經營領域不同,主營業務不同才使得各自在不同的領域獲得了快速發展成為互聯網行業的一方巨頭。
可是,隨著行業發展的扁平化和瓶頸化,業務增長點轉向了新興的科技產品領域,為了把握住未來的風口,巨頭們之間不斷進行行業布局,扶植創新創業公司。
滴滴早前為騰訊投資,阿里投資的快的與滴滴合并后便面臨著對于滴滴的持股問題。阿里、騰訊之間會難容嗎?
這是滴滴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投資雙方本身是存在一些領域的競爭,然而現在都作為同一家公司的投資人顯然對于該公司的運作產品是看好的,而要不要對投資股份份額進行擴大是要對未來進行評估的。
如今的滴滴市值水漲船高,阿里投資四億確實也激不起多大的浪花,對于阿里開說也不算什么,可是這表明了阿里的態度。也就是說阿里對于滴滴仍然是看好的。
那么,為何滴滴被眾多的巨頭看好?
滴滴在出行市場中的市場份額是同行企業中最高的,而且對于產品的創新能力也很強。
專車、順風車、企業用車等模式探索一直未停,而對于滴滴來說持續的創新能力意味著持久的市場潛力,這個就是價值,保持創新能力的企業產品才會越走越遠。
滴滴或許可以做到“模式+平臺”的高度結合,從早期的業務拓展,到后來的產品技術升級,再到產品運營,滴滴在收購了快的之后逐漸把市場做大,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然而,滴滴仍然要面臨很多問題。
安全問題
這個是無法逃避的問題,網約車司機對于乘客的安全問題是一直關注的熱點問題。如果乘客的安全問題隨時存在挑戰,那么產品的平臺如何能夠獲得用戶的認可?
監管問題
不同的地區對于網約車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之前就有地方對滴滴進行封殺。
監管問題對于網約車平臺的力度在逐漸加強,而平臺能否在政策引導下繼續進行進一步的升級還需要看平臺的產品模式以及未來的運營方向。
盈利問題
平臺獲得投資人投資,就使得平臺的偏向是盈利為主。
而目前網約車仍然還處在燒錢補貼的狀態,特別是今年互聯網產品業務逐漸下沉到二三四線城市,能否通過資金補貼繼續實現快速增長也是平臺面臨的重大挑戰。
此外,平臺盈利方向在哪里?如何盈利?
此前的優步聲稱已經在國外盈利并將盈利的資金用于補貼中國市場,而神州專車也說在今年將會實現盈利。但是,盈利的手段是什么?
此前已經有專車司機不滿專車平臺提高抽成,而用戶也不滿平臺的亂收費現象。因此,如何進行盈利還是需要平臺進行模式創新,不可一味的冒進。
阿里、騰訊看好滴滴平臺,早期的投資同樣是為了資本回報。然而,網約車平臺的未來如何,是市場、平臺、用戶共同作用的結果。
投資者之間的較量未必是針對性的,畢竟利益才是永遠的。
筆者認為阿里的投資是承諾也是姿態,本就不差錢再加上有著龐大的資源,滴滴對于阿里是投資方向也是運作方向,資源利用起來或許要從高德開始,畢竟騰訊地圖被也被用戶吐槽定位有時會不準確。
那么,阿里此次投資是否針對騰訊?或許真正從滴滴獲得回報之后投資人之間的較量才會塵埃落定。
作者:耿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