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說到民國詩人,不得不提一個人,他是那個時代留給我們最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詩人,他是那個時代為人所“詬病”的人,他是那個時代為數(shù)不多放蕩不羈的人!他就是我們熟知的《再別康橋》的作者,一個愛情充滿傳奇的人——徐志摩。
徐志摩短短的一生,活得如此的驚天動地,他應(yīng)該感謝生命中遇到的三個女人。感謝上蒼給了徐志摩如此絢爛的人生,感謝徐志摩給我們留下如此豐盛的詩歌文章大餐。
他曾經(jīng)說過,林徽因才是最懂他的女人,也是他最想要一起共度一生的佳人。可是命運就是如此作弄,他偏偏已經(jīng)結(jié)過婚。并且在一個很不恰當(dāng)?shù)臅r間遇見了林徽因。
如果說徐志摩錯過林徽因是他人生的一大悲哀,那么,他錯過張幼儀是他更大的遺憾!
張幼儀的人生濃縮了一部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歷史,在她的身上似乎看見了所有中國傳統(tǒng)婦女走出傳統(tǒng)的過程,她在接受了西方思想的熏陶后,最后終于有勇氣面對這段失敗的婚姻。因為本來就是傳統(tǒng)的包辦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已。
張幼儀出身名門,受過新式教育,她性情溫和善良,長相明眸清麗,知書達理又遵傳統(tǒng)守孝道,在父母的要求下,嫁給了徐志摩,盡管那是才15歲。婚后不久,生了一個兒子。之后徐志摩便赴英國讀書,期間結(jié)識了林徽因,并且二人迅速墜入愛河。
后來張幼儀也去了英國看往徐志摩,也算是作陪吧,并且不久身懷有孕,徐志摩為了結(jié)束這不是他所追求的自由婚姻,提出離婚。但張幼儀還是答應(yīng)了徐志摩,結(jié)束了他們七年的婚姻。
徐志摩在36歲乘坐飛機不幸遇難,作為前妻,張幼儀還無怨無悔地盡責(zé),養(yǎng)育他們的孩子,以女兒的身份照顧著他的父母。即使后來徐志摩在臺灣出版的全集,也是張幼儀親自指導(dǎo)整理編輯出來的。
林徽因始終清楚,徐志摩只是她生命中的驚鴻一瞥,只是一次漂亮的遇見。林徽因用她女人特有的心智,結(jié)束了和徐志摩一段無望的愛戀。對于徐志摩的情,她知道抵不過世俗,以及對于張幼儀的不忍。因為這在當(dāng)時社會也不可能有好的結(jié)果!
記得林徽因?qū)π熘灸φf過這樣一句,“我只許你現(xiàn)在,不許你未來”。這是對徐志摩的告白,也是一句無奈的告白,因為當(dāng)時徐志摩并沒有離婚。后來又說了句:“我懂的,但我怎能應(yīng)和”。這是發(fā)自肺腑的真情告白!每句話都可以看出林徽因都是多么的無奈!
在徐志摩死后,林徽因還拿了一節(jié)飛機的殘骸帶回家中,以表思念。因為她知道徐志摩的死可能間接上也和自己有關(guān),那是因為徐志摩是為了去聽她的演講,最后因飛機事故而逝。當(dāng)然這只是表面,可能最深處還是因為她是最懂徐志摩的女人。
徐志摩與陸小曼的邂逅,也許是徐志摩最終尋找的愛情答案。陸小曼也是有過丈夫的人,因為與徐志摩的突然走近,引起了風(fēng)言風(fēng)語,最后又離婚,選擇了與徐志摩結(jié)婚。她不光要真切的愛情,也要各種本就習(xí)慣的瀟灑生活,后又因吸食大煙而不能自拔。
曾經(jīng)風(fēng)塵絕代的小曼,因為徐志摩的死,竟變成另一個人,她花費了幾年的時間幫他收集出了遺作,終身不再吸毒、不穿華服、不打扮、不出門應(yīng)酬,讓自己華麗的生命從此消跡匿跡。她終拋開一切世俗,追求平平淡淡真切的生活,過上平淡的日子。
對于陸小曼其人,有很多的爭議。說她喜歡交際、說她揮霍無度花錢似流水、說她曾經(jīng)吸食鴉片。但你可知,徐志摩死的時候,小曼才28歲,當(dāng)時不少達官貴人都有意結(jié)交,但小曼誓言終身不言再嫁。家里供奉徐志摩牌位,桌上鮮花長綠。即使后來她與翁瑞午選擇同居,但終沒有結(jié)婚,她不在乎別人怎么議論她自己。她終身保持徐志摩夫人的身份。從未改變!
陸小曼那狂野奔放的個性讓她和徐志摩不謀而合,可是理想不等于現(xiàn)實,過日子總沒有舞會那么浪漫。
陸小曼可以說是最幸運的,她真正得到了徐志摩, 是徐志摩心中的月亮,雖然有月圓月缺, 有烏云遮月。徐志摩還是企盼月圓月朗。也許小曼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的愛情,但志摩卻像他的詩一樣,對于小曼一直是個問號。
郁達夫這樣描述徐志摩:個子小,臉長,頭比較大,戴著金絲眼鏡。老照片上的徐志摩,文質(zhì)彬彬,一副書生氣派。就是這個與泰戈爾結(jié)伴同行過,與羅素擦身而過的人。創(chuàng)辦過新月詩社,身上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
他的詩充滿著濃厚的纏綿和熾熱,清新又透著飄逸,熱烈而飽滿的情感氛圍,那是一種難以言說的藝術(shù)享受。而他那富有傳奇色彩的愛情糾葛,更讓人感到無限的感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情觀和人生觀。徐志摩是才子,但不風(fēng)流,他如詩的愛,都給了他一生追求的“靈魂伴侶”。
徐志摩總是在和女人周旋,他所追求的不過是自己的所愛,他所追求的過于浪漫,就像他的詩一樣。然而現(xiàn)實總是會有太多的不盡如人意,現(xiàn)實總是無情的打擊著他那顆為愛顫動的心!
人性本身就是矛盾的,無論你是否優(yōu)秀?只要不喜歡,沒有愛情,就可以離開。男人再高貴,再有文才,也可以不顧一切的去男歡女愛。在情字面前,似乎每個人,都逃不過那世俗的糾纏!也逃不過命運的安排。徐志摩的一生追求,終究換來的還是“曇花一現(xiàn)”。
人間如火如炙的愛誰人能擋?林徽茵是讓徐最刻骨銘心的女人。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感情糾葛一直貫穿始終。張幼儀的知書達理,孝順明理,按說應(yīng)該是徐志摩的最好選擇,但卻只是一次錯誤的安排。陸小曼的出現(xiàn),好像讓徐志摩找到了愛情的答案,可生活過后,還是讓徐志摩對于這看似自由的愛情,卻顯得沒有詩歌的浪漫!
徐志摩所追求的自由,從詩歌中就可能看出來,在愛情的選擇方面更是大膽。無論是林徽茵已經(jīng)結(jié)婚,陸小曼早有家室。他根本不在乎,他在意的只是他追求的愛情。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可命運就是如此安排,讓他在愛情的漩渦中越陷越深,最終隨著那一聲巨響,永遠(yuǎn)的和我們再別了!
我們不一定非要去批判這些傳奇愛情,我們可能也不能夠去點評,在那個時代,徐志摩有著西方思想的融入,讓他更加可以不受傳統(tǒng)思想桎梏!或許愛情本身就沒有絕對的對錯,或許每個人對待愛情都有自己的體會。我們不是本人,也許感受不到那痛徹心扉的愛!
徐志摩,一個終其一生都在愛與被愛的世界糾纏,只嘆息年紀(jì)輕輕就追隨著自己的文字,魂歸大地!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